鸿鹄之志简介
鸿鹄之志的意思
解释:
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语法:
鸿鹄之志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元 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成语造句
- 1.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 2.它是否能实现胸怀的鸿鹄之志?
- 3.既然立下鸿鹄之志,就该脚踏实地,奋发努力,否则只是好高騖远而已。
- 4.一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鸿鹄之志在于长天,常怀御风远扬。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成就,你就是你所想成为的人,无论现在怎样,只要心怀理想,终会到达,而鼠目寸光者始终坐井观天,在原地踟蹰徘徊。
- 5.我没有回答,但心里却想: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 6.年轻人要有鸿鹄之志。
成语故事
- 秦朝末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阳城雇农陈胜在劳作休息时说:“各位兄弟,将来富贵了不能相互忘记。”其他雇农笑他无知。陈胜叹气道:“燕子与麻雀是不可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的。”
英语翻译
- 英语:
great ambition
- 其他:
<法>grand idéal <nobles aspirations>
鸿鹄之志相关词语
- 1 环堵之室
- 环堵:四面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贫寒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语法:环堵之室作宾语;指萧条的房子。
- 2 杞国之忧
- 同“杞人忧天”。出处: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语法:杞国之忧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示例:明·范濂《云间据目抄》第五卷:“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蒺,识者不无杞国之忧。”
- 3 扛鼎之作
- 比喻作品意义深远
- 4 降志辱身
- 降:压抑;减损。压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语法:降志辱身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与世俗同流合污。示例:怪不得我问他做甚事,他不肯说,说怕辱没了师傅。不知你肯降志辱身,做这等事,正是为人所不能为呢!(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四回)
- 5 一镬之味
-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6 不及之法
- 指不适用的法规。出处:《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示例:某些不合理的特殊待遇,是应当取消的不及之法。
- 7 鸟面鹄形
-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语法:鸟面鹄形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4回:“可怜个个衣不蔽体,饿得鸟面鹄形。”
- 8 行之惟艰
- 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出处:《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语法:行之惟艰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一句话上来,真不免要汗流浃背了。”
- 9 寒心销志
- 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语法:寒心销志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常恐恩义两乖,家国同负,寒心销志,以生为惭。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 10 一得之见
-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语法:一得之见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本书所谈的,不过是自己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得之见,不一定很正确。(秦牧《艺海拾贝 新版前记》)
- 11 廊庙之器
- 能肩负朝廷重任者出处:《本事诗·高逸》
- 12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语法:他山之石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 13 悔之何及
- 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出处:《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语法:悔之何及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6回:“无端草寇,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为泥,悔之何及!”
- 14 不得已而用之
- 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出处:《六韬 文韬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语法:不得已而用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且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