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惟艰简介
行之惟艰的意思
解释:
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出处: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语法:
行之惟艰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示例: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一句话上来,真不免要汗流浃背了。”
行之惟艰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成语造句
- 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2.实属苦海之慈航,指迷之智烛,虽曰行之惟艰,然勿畏难而苟安也。
- 3.但古人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临别唠叨,是期盼各位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定力如磐而行走无疆。
- 4.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构建新型的中西方关系“知易行难”。
- 5.对于环保问题必要性的认知,全球都没有像今天这样透彻过,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困难也依然存在。
- 6.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行之惟艰相关词语
- 1 膝行匍伏
- 见“膝行蒲伏”。出处:清·赵执信《海鸥小谱·长句》:“绮罗红粉轻于尘,膝行匍伏擎金樽。”语法:膝行匍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一得之见
-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语法:一得之见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本书所谈的,不过是自己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得之见,不一定很正确。(秦牧《艺海拾贝 新版前记》)
- 3 廊庙之器
- 能肩负朝廷重任者出处:《本事诗·高逸》
- 4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语法:他山之石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 5 节俭力行
- 节俭:节省,节约;力行:努力去做。生活俭朴,以身作则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语法:节俭力行作谓语、定语;指节约。
- 6 等夷之心
- 等夷:匹敌。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夺权篡位之野心。同“等夷之志”。
- 7 弦而鼓之
- 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语法:弦而鼓之作谓语;指演奏。
- 8 盲瞽之言
- 没有分寸的话或见识短浅的话出处:《儒林外史》
- 9 徵羽之操
- 徽、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徵、羽二音;操:琴曲的一种。指音调高雅的琴曲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语法:徵羽之操作主语、宾语;指音乐。
- 10 规行矩步
-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出处:《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语法:规行矩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习惯于规行矩步的生活。
- 11 蒲柳之姿
-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语法:蒲柳之姿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衰弱的体质。示例: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妾妃以蒲柳之姿,蒙陛下宠幸,天恩高厚,没齿不忘。”
- 12 旰食之劳
- 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出处:《晋书 郭璞传》:“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语法:旰食之劳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恭惟皇帝陛下天仁博施,神智曲成,躬忘旰食之劳,坐讲日新之政。宋 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
- 13 不及之法
- 指不适用的法规。出处:《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示例:某些不合理的特殊待遇,是应当取消的不及之法。
- 14 一镬之味
-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