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迁善简介
改过迁善的意思
解释: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出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语法:
改过迁善联合式;作谓语;指去恶就善。
示例: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一回:“无非令顺帝恐惧修省,改过迁善。”
成语造句
- 1.你不要灰心,只要改过迁善,前途仍然是光明的。
- 2.其学以知耻为端,以改过迁善为实,以亲师取友为佽助。
- 3..不过,如果你放了这些人,并且保证从此改过迁善,我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还可放你一马。
-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过迁善是人最宝贵的品质,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 5.小僧要苦口婆心,劝他改过迁善。
- 6.姑姑家本嫌人多聒噪,只因他们改过迁善,对我忠心不贰,才勉从收留。
英语翻译
- 英语:
correct evil doings and revert to good deeds
改过迁善相关词语
- 1 事往日迁
- 谓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出处: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语法:事往日迁作谓语、定语;指事情等。
- 2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语法: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作分句;指忠心为国。示例:清·无名氏《杜诗言志》第五卷:“故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
- 3 事过情迁
- 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1回:“说要每天拿来瞧一遍,免得事过情迁,重蹈故辙。”语法:事过情迁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青岛潮·处州同乡会公电》:“然我国人之热度几何,只恐事过情迁,不数月而渐归消灭。”
- 4 当面错过
- 面对面地失去了机会。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语法:当面错过作谓语、定语;用于机遇等。示例:报仇事小,婚姻事大。只这个赵公子,如此英雄,果是无双,今若舍了,岂不当面错过?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十一回
- 5 片善小才
- 片善:微小的优点。指小有才能的人出处:《陈书·陆瑜传》:“吾识览虽局,未曾以言议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赏。”语法:片善小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不曾序过
- 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序,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
- 7 移风改俗
-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出处:《宋书 乐志一》:“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语法:移风改俗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改变风俗等。示例:公闲邪纳正,移风改俗。《南史 宋纪上 武帝》
- 8 才识过人
- 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出处: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语法:才识过人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识。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3回:“况他才识过人,又肯礼贤下士,将来事业,岂与众丑同观?”
- 9 不过尔尔
-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出处: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语法:不过尔尔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没什么了不起。示例:白狼竟露布讨袁,斥为神奸国贼,文辞工炼,相传为陈琳讨曹,不过尔尔。(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回)
- 10 以功补过
-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出处:《云笈七签》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语法:以功补过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3卷:“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 11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老话头: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只得要将铜钱银子出去打点。”语法: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2 过府冲州
- 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语法:过府冲州作谓语、宾语;用于旅行。
- 13 三过家门而不入
-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语法:三过家门而不入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大公无私。
- 14 矫枉过正
- 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语法:矫枉过正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示例:或有避其谤者,又每矫枉过正,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细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