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陡简介
山高路陡的意思
解释: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高路险”。
出处:
《朱德的扁担》:“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成语造句
- 1.他不怕严寒酷暑,也不怕山高路陡,硬是靠一双脚,走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
- 2.古城人才辈出,流光溢彩,备受追捧,腊尔山却山高路陡,土地贫瘠,异常清贫与寂寞。
- 3.报名时,工作人员说,你们报名回国,山高路陡,会很辛苦,没有国外舒服。
- 4.尽管山区公路山高路陡,路滑风寒。
- 5.地处潼南米心镇的高坎村受山高路陡等因素制约,过去发展始终难有起色。
- 6.他们的家,大都散居在离城镇较远、山高路陡的大山上。
山高路陡相关词语
- 1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语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作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虽然这场大火使他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但他相信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很快就能站起来。
- 2 西山饿夫
- 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出处:《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土黜士,名启施于后世。”语法:西山饿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唐·刘轲《重与刘宾虞书》:“不然,则东国绌臣、西山饿夫,微仲尼,何伤为展季、伯夷矣。”
- 3 殊路同归
- 同“殊涂同归”。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语法:殊路同归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等。
- 4 隔山买老牛
-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语法:隔山买老牛作宾语、定语;指人办事冒失。示例:你这样草率决定就是隔山买老牛的做法
- 5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语法:广开言路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从穆宗崩逝,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广开言路,谏劝的奏折,很少留中。(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 6 驰高鹜远
- 犹言好高骛远。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驰高鹜远。”
- 7 山阴夜雪
- 犹言山阴乘兴。出处: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语法:山阴夜雪作宾语、定语;指访友。示例:宋·范成大《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山阴夜雪舟。”
- 8 高瞻远瞩
-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语法:高瞻远瞩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比喻目光远大。示例: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 9 敲山震虎
- 见“敲山振虎”。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语法:敲山震虎作谓语、定语;指间接警告对方。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他还当是敲山震虎,讽他无所事事呢?”
- 10 雅量高致
- 气度宽宏,情致高雅。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语法:雅量高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以能动也。《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 11 高爵显位
- 爵:爵位,官爵;显:显要,显赫。指官职很高,爵位显赫出处: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语法:高爵显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官位高。
- 12 天高地迥
-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语法:天高地迥作宾语、定语;形容极其高远。示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13 蚊力负山
- 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语法:蚊力负山作宾语、定语;指力小负重。示例:清·陈梦雷《上诚亲王汇编启》:“今何幸大慰所怀,不揣蚊力负山,遂以一人独肩斯任。”
- 14 水绿山青
- 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语法:水绿山青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