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物引类简介
牵物引类的意思
解释:
谓援引同类事物作比喻。
出处:
晋·康法邃《序》:“《譬喻经》者,皆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敷演弘毅,训诱之要,牵物引类,转相证据。”
语法:
牵物引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牵物引类相关词语
- 1 引以为戒
- 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出处: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语法:引以为戒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所以近七八年来,历任巡抚者引以为戒,不敢委他事情。(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
- 2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语法: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作宾语、定语;指因同类的死亡而悲伤。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4回:“老公公砍一枝,损百林。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3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语法:分门别类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指按事物性质分类。示例:我只要现在的时务书,分门别类的便好。(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
- 4 繁称博引
- 繁:多;博:广。指行文中的广泛援引出处:清·曾国藩《序》:“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语法:繁称博引作谓语、宾语;用于写作。
- 5 指事类情
- 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语法:指事类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梅村诗有不可及者二:一则神韵悉本唐人,不落宋以后腔调,而指事类情,又究转如意。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
- 6 魂牵梦绕
- 形容万分思念。牵:携。绕:纠缠。示例:那个遥远的小山村,是她从未去过,却一直魂牵梦绕的故乡。
- 7 别类分门
- 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参见“分门别类”。出处:清 蒋士铨《临川梦 隐奸》:“将江浙许多穷老名士,养在家中,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语法:别类分门作谓语、状语;指按事物性质分类。
- 8 比物属事
- 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出处:汉 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语法:比物属事作谓语;指进行排比归纳。
- 9 讬物连类
- 见“讬物引类”。
- 10 铁腕人物
- 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大都觉得工人们被陆明挑逗起来的不满情绪随着铁腕人物甩出的那个清脆见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烟消云散了。”语法:铁腕人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实力派。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高拱不愧为铁腕人物,就在内阁入值的这二十多天里,他就办妥了增补高仪入阁的一应事宜。”
- 11 画虎类犬
-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语法:画虎类犬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一回
- 12 无噍类矣
- 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出处:《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 13 相类相从
- 从:追随。同类的事物能相互感应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物遇相类相从,此龙吟云起,虎啸风生,道之交感,非类不可。”语法:相类相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博物通达
- 博物:能辨别许多事物;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学识渊博,通晓事理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虽非正法,巨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语法:博物通达作谓语、定语;指人知书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