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徙成都简介
三徙成都的意思
解释: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有十万家。”
语法:
三徙成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下慕之,三徙成都者。”
三徙成都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三徙成国
成语故事
- 相传尧舜禹时期,舜在没有成为首领前,一心为公,受到百姓的爱戴。他第一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邑,第二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都城那么多,到第三次搬迁时,足有一个国家那么多。后来他被尧推举为继承人
三徙成都相关词语
- 1 成羣打伙
- 犹成群结队。谓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
- 2 观隅反三
- 犹言举一反三。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序》:“进无方一知二之机,退无观隅反三之慧。”语法:观隅反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喷唾成珠
- 唾:唾沫。咳嗽出来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语法:喷唾成珠作谓语、宾语;比喻言谈不凡或诗文优美。
- 4 岁物丰成
- 指丰收之年。出处:宋·欧阳修《丰乐亭记》:“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 5 日高三丈
- 犹日上三竿。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语法:日高三丈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示例:金和尚他们一伙五六十个火柴厂工人到了老板周仲伟住宅附近的时候,已经日高三丈。茅盾《子夜》十六
- 6 铁杵成针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处: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语法:铁杵成针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成针的。
- 7 坐享其成
- 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出处: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语法:坐享其成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思想。
- 8 三豕金根
- “三豕”本作“己亥”,“金根”,史传有金根车,后误作“金银”。 指字讹误。出处:《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尚书故实》:“史传有金根车,韩昶以为误,改根为银。”
- 9 白首无成
- 白首:白头,指年老。头发白了,一事无成。指到老没有成就出处:宋·陆游《谢钱参政启》:“名场蹭蹬,几白首以无成,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语法:白首无成作谓语、定语;指人没作为。
- 10 因人成事
- 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语法:因人成事偏正式;作谓语;指依凭他人办成事情。示例:清 李渔《闲情偶寄 种植 木本》:“止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
- 11 研京练都
- 语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后因以“研京练都”谓文思缜密而迟缓。出处: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语法:研京练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语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心有余悸。示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日出三竿,方敢出店。真是‘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光景。”
- 13 三番两次
- 屡次,多次。出处:元·张可久《天净沙·春情》曲:“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语法:三番两次作状语;形容反复多次。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三番两次,牵缠不清,以至于搁下好多正事不能办。”
- 14 三户亡秦
-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语法:三户亡秦作宾语、定语;比喻虽小,决心大也能成功。示例:宋·洪迈《容斋四笔·魏冉罪大》:“诸侯由是不直秦,未及百年,三户亡秦之语遂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