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名责实简介
控名责实的意思
解释:
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语法:
控名责实作谓语;指引名以求实。
控名责实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按名责实
控名责实相关词语
- 1 名公巨人
- 亦作“名公钜人”。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出处:唐·韩愈《徐偃王庙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语法:名公巨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名人。示例:宋·刘麟《序》:“其余名公巨人之文,所传盖十一二尔。”
- 2 声名狼籍
- 形容名望声誉败坏到了极点,不可收拾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语法:声名狼籍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人的声誉。
- 3 无以塞责
-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语法:无以塞责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史记 酷吏列传》
- 4 籍籍无名
- 虽可解作「每本书也没有他的名字」,不过古时并没有这句说话。藉藉无名:古书只有「无藉藉名」一词,解作「没有大名」。寂寂无名:沉寂,没有人识得,用作形容没有知名度、不为人知的人。
- 5 虚名在外
- 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语法:虚名在外作谓语、定语;指徒有空名。示例:他只不过是虚名在外罢了
- 6 守土有责
-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语法:守土有责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解放军守土有责,老百姓也一样
- 7 冒名顶替
- 冒:冒充。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语法:冒名顶替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古文尚书》的运气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在的遭到了些冒名顶替的事儿。(朱自清《经典常谈 尚书第三》)
- 8 舍实听声
- 不察实际,只听虚名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周显拘时,故苏秦;燕哙利虚誉,故让子之;皆舍实听声,呕哇之过也。”语法:舍实听声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名利兼收
- 收:收获。又有名又得利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法子是有的,不过要化几文,然而倒是个名利兼收的事情。”语法:名利兼收作谓语、宾语;指既得名声又获利益。示例:老舍《赵子曰》:“人家可以这样作,作了还来个名利兼收。”
- 10 名同实异
-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实异者也。”语法:名同实异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事物。示例: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元稹所说均田赋,与唐前期的均田制名同实异。”
- 11 名流巨子
-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出处: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凭着个人奋斗而出人头地,不是变成百万富翁,就是当上名流巨子。”语法:名流巨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知名人物。示例:他做梦都想跻身于名流巨子之列
- 12 闻名于世
- 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示例:神奇的九寨沟,以美丽的五彩池闻名于世。
- 13 热中名利
- 热中:急切盼望。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出处:林语堂《论幽默》:“看人栖栖皇皇热中名利,而自己却清闲超逸,于是也笑了。”语法:热中名利作谓语、定语;指人。示例:我一向不热中名利
- 14 实与有力
- 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出处: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语法:实与有力作谓语;指确实在里边出了力。示例: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