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波古井简介
无波古井的意思
解释: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出处: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无波古井相关词语
- 1 无幽不烛
- 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出处:《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语法:无幽不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圣君垂拱南面,穆清而居,大明广运,无幽不烛。”
- 2 事不师古
- 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出处:《尚书 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语法:事不师古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2回:“太常卿韩熙载上书,谓越年改元,乃是古制,事不师古,勿可以训。”
- 3 亘古亘今
- 亘:横贯。指贯串古今,从古到今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语法:亘古亘今联合式;作分句;指从古到今。示例: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
- 4 心如古井
-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出处:唐 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语法:心如古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心里十分平静。示例:全国受过教育的女子,无论已嫁未嫁,有夫无夫,个个心如古井,脸若严霜。(鲁迅《坟 寡妇主义》)
- 5 金瓶落井
-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出处: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语法:金瓶落井作主语、宾语;比喻一去再无音讯。示例:他此去如同金瓶落井一般,从此杳无音信
- 6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出处:宋 司马光《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献可者,于其职业,可谓无所愧负矣。”语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示例: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7 投石下井
- 见“投阱下石”。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语法:投石下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日月无私
- 普遍施与恩惠出处:《礼记·孔子闲居》
- 9 举世无伦
-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伦:类,同类。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出处: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语法:举世无伦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 10 井渫不食
- 亦作“井渫莫食”。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出处: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语法:井渫不食作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测井渫不食乎?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三
- 11 一碧无际
- 形容水面或天空一片碧绿或碧蓝,广阔无际。出处: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澒涌,俄月色如画,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
- 12 民无噍类
- 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语法:民无噍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老百姓没有活路了。示例:这地方让敌人搞得民无噍类
- 13 硕大无比
- 见“硕大无朋”。出处:曹禺《日出》第一幕:“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无比,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语法:硕大无比作谓语、定语;用于物与物比较。示例:余秋雨《霜冷长河·垂钓》:“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
- 14 无影无形
- 见“无形无影”。出处:元·杨暹《刘行首》第一折:“我度你个无影无形鬼魂。”语法:无影无形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1回:“别家虽无其事,但那戾气无影无形,先从那件发作颓败,惟有他家自己晓得,人又何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