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复岭简介
重山复岭的意思
解释:
谓山峦重迭层接。
出处: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语法:
重山复岭作宾语、定语;用于山脉等。
重山复岭相关词语
- 1 水绿山青
- 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语法:水绿山青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
- 2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出处:《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语法:重足而立,侧目而视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害怕的样子。示例: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 3 蚊力负山
- 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语法:蚊力负山作宾语、定语;指力小负重。示例:清·陈梦雷《上诚亲王汇编启》:“今何幸大慰所怀,不揣蚊力负山,遂以一人独肩斯任。”
- 4 不足轻重
- 犹言无关紧要。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语法:不足轻重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事、物。示例:上自独当一面之官府,上至不足轻重之官吏,而亦共闻是言。清·邹容《革命军》第五章
- 5 山高路陡
-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高路险”。出处:《朱德的扁担》:“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 6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语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作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虽然这场大火使他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但他相信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很快就能站起来。
- 7 西山饿夫
- 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出处:《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土黜士,名启施于后世。”语法:西山饿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唐·刘轲《重与刘宾虞书》:“不然,则东国绌臣、西山饿夫,微仲尼,何伤为展季、伯夷矣。”
- 8 隔山买老牛
-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语法:隔山买老牛作宾语、定语;指人办事冒失。示例:你这样草率决定就是隔山买老牛的做法
- 9 负重吞污
- 见“负重含污”。出处: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语法:负重吞污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10 食不重肉
- 见“食不兼肉”。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语法:食不重肉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 11 山阴夜雪
- 犹言山阴乘兴。出处: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语法:山阴夜雪作宾语、定语;指访友。示例:宋·范成大《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山阴夜雪舟。”
- 12 头重脚轻
- 形容头脑发胀;脚下无力。比喻轻重倒置;基础不稳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协调;不平衡。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语法:头重脚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要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 13 庐山面目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出处:清 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语法:庐山面目作宾语、定语;指事情的真相。示例:我们要揭开他的庐山面目
- 14 江山如旧
- 山河还同原来一样出处:宋·刘辰翁《忆秦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