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荒民弊简介
政荒民弊的意思
解释:
荒:荒废,荒乱;弊:劳困,困疲。政治荒乱,百姓困疲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语法:
政荒民弊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
政荒民弊相关词语
- 1 民亦劳止,汔于小康
- 民亦劳止与汔可小康都是互文同义。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出处:《诗经》中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示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惽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 2 民心无常
- 常:长久。百姓的思想没有经久不变的。指民心将随着政治的清明与昏暗发生变化。出处:《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意思是: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分,它只佑助德行高尚的人;民心向背没有定规,它只是归附仁爱之主。做善事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走向动乱。
- 3 荒郊旷野
- 旷:空阔。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语法:荒郊旷野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荒凉的野外。示例:明·崔时佩《西厢记·草桥惊梦》:“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
- 4 席卷八荒
-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语法:席卷八荒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里倾心,四方仰德。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
- 5 民情土俗
- 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出处:清·恽敬《与福子申》:“顺德近接省会,民情土俗,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语法:民情土俗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风俗习惯。
- 6 物阜民丰
-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示例:当今的社会由于政治安定,经济繁荣,风调雨顺,因此人们无不过着物阜民丰的生活。
- 7 民无噍类
- 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语法:民无噍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老百姓没有活路了。示例:这地方让敌人搞得民无噍类
- 8 有一利必有一弊
-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二三件事》:“但是,真如先哲之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语法:有一利必有一弊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要学会用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的辨正观点看问题
- 9 忧国恤民
- 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出处: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语法:忧国恤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劳民动众
- 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语法:劳民动众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明·李贽《复麻城人书》:“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 11 忧国爱民
- 忧心国家,爱护百姓。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语法:忧国爱民作谓语、定语;指忧虑国事。示例: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明·宋濂《元史·本纪第四·世祖一》
- 12 末作之民
- 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出处:《韩非子·亡征》:“耕作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
- 13 人亡政息
-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语法:人亡政息连动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 14 民贼独夫
- 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语法:民贼独夫作主语、宾语;指反动统治者。示例: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