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相得简介
意气相得的意思
解释:
形容志趣极其相合。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语法:
意气相得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情趣相同。
示例:
清·许奉恩《里乘》第八卷:“与有美同窗肄业,意气相得。”
意气相得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意气相投
意气相得相关词语
- 1 右军习气
- 右军: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比喻一味摹拟古人,不能自创一格。出处:清·宋曹《书法约言》:“既脱天腕,仍养于心,方无右军习气。”语法:右军习气作宾语、定语;指没有自己的风格。
- 2 互相推诿
- 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出处:明·李贽《焚书·因记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为能明哲。”语法:互相推诿作谓语、宾语;指不负责任。示例:彼此互相推诿,皆弃之不收,反遗之以与金人用。(《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利集)
- 3 不得善终
-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语法:不得善终作谓语;表示对别人的诅咒。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当今皇上是会不得善终!”
- 4 无得无丧
- 丧:失。指没有得也没有失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无得无丧,天长地久。”语法:无得无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三折:“只愿的无是无非,无忧无喜,无得无丧。”
- 5 击其不意
- 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出处:《孙子·虚实》:“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三国·魏·曹操注:“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语法:击其不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是时,世宗新即位,以谓旻幸周有大丧,而天子新立,必不能出兵,宜自将以击其不意。《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 6 神气自若
- 自若:如常。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出处:《晋书·庾亮传》:“冰神气自若,曰:‘是必虚妄。’”语法:神气自若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非常镇定。示例: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登舟始行,至斯时虽神气自若,然进退维谷,无从飞脱。”
- 7 福业相牵
- 业:罪孽;牵:缠绕。指福运与罪孽往往相互缠绕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有缘无缘,福业相牵,有缘福至,无缘业缠。”语法:福业相牵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8 肆意妄行
- 肆意:任意。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出处:《五代史演义·自序》:“其狡且羯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则肆意妄行。”语法:肆意妄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9 心慌意乱
- 心里慌乱;没有主意。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语法:心慌意乱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示例:这件不该发生的事出现了,让他心慌意乱。
- 10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语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作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虽然这场大火使他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但他相信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很快就能站起来。
- 11 喉长气短
- 比喻事情麻烦、费劲。
- 12 颐神养气
- 犹言颐神养性。出处:金·马钰《满庭芳》词:“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语法:颐神养气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痛心絶气
- 形容悲愤到极点出处:《晋书·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4 暑气熏蒸
- 指夏天天气湿热好像被蒸在笼子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