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阍虎豹简介
九阍虎豹的意思
解释:
同“九关虎豹”。
出处:
张素《威介推事》诗:“九阍虎豹嗟难近,一炬龙蛇事可怜。”
语法:
九阍虎豹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凶恶的人。
九阍虎豹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九关虎豹
九阍虎豹相关词语
- 1 绣虎雕龙
-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出处: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语法:绣虎雕龙含褒义。一般作定语、谓语、宾语。。示例:这篇文章绣虎雕龙,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 2 虎狼之心
- 比喻凶残的野心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语法:虎狼之心作宾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当时,强秦有虎狼之心,诸位各国只有“合纵”。
- 3 自投虎口
-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语法:自投虎口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己送死。
- 4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语法:行百里者半九十作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行百里者半九十,掘井九仞犹为弃井。”
- 5 九垓八埏
- 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天涯海角。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语法:九垓八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垂饵虎口
-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出处:《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语法:垂饵虎口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 7 打虎牢龙
- 犹言打凤牢龙。
- 8 养虎伤身
- 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入关》:“大王,你只宜乘早击之,若迟便有养虎伤身之害矣。”语法:养虎伤身作谓语、定语;指自己害了自己。示例:?柞听了,大叫道:‘罢了,罢了!此乃养虎伤身也!’《说岳全传》第五七回
- 9 九回肠断
-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语法:九回肠断作谓语、状语;指愁苦。示例: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三折:“盼望的我九回肠断,思量的我两眉孱愁。”
- 10 虎跃龙腾
- 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 11 熊虎之士
- 熊虎:猛兽。指勇猛之士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方今二贼未灭,戎车亟驾,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语法:熊虎之士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2 虎饱鸱咽
- 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 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 鸱:一种凶猛的鹰。出处:汉·桓谭《盐铁论·褒贤》:“当世嚣嚣,非患儒之鸡廉,患在位者之虎饱鸱咽,于求览无所孑遗耳。”
- 13 乔龙画虎
-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丽胡哨,乔龙画虎,两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万好了。”语法:乔龙画虎作谓语、状语;指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 14 虎落平阳被犬欺
- 本意指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狗也能欺负老虎。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