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仰秣简介
驷马仰秣的意思
解释:
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
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语法:
驷马仰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清·方履钱《拟嵇叔夜》:“驷马仰秣,游鱼叠浪。”
驷马仰秣相关词语
- 1 塞翁得马
-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耳热》:“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语法:塞翁得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 ◎清·李渔《比目鱼·耳热》
- 2 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出处: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语法:声色狗马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于是童贯朱勔辈复导以声色狗马宫室苑囿之乐。(鲁迅《唐宋传奇集 李师师外传》)
- 3 乌头白,马生角
-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语法:乌头白,马生角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乌头白,马生角,也不能成功!”
- 4 东风吹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出处: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语法:东风吹马耳复句式;作分句;指漠不关心。示例:我当初劝谏你多少来,你就当东风吹马耳,反被旁人说我是苛待侍妾的,今日你可省得了。(《晚清文学丛钞 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
- 5 莫敢仰视
- 仰:抬头。不敢抬头看。形容被对方的声势所压倒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猿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语法:莫敢仰视作谓语、定语;指对方的声势等。
- 6 风马牛不相及
- 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语法:风马牛不相及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示例: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郭沫若《百花齐放 杜鹃花》)
- 7 人语马嘶
- 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出处:唐 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元 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军,收拾什物,不许人语马嘶。”语法:人语马嘶作谓语、定语;形容一片喧闹的景象。示例:却说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
- 8 匹马单鎗
- 见“匹马单枪”。
- 9 一鞍一马
- 比喻一夫一妻。
- 10 铁马金戈
-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出处: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语法:铁马金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战争。示例:生长承平听画筝,几闻铁马金戈声。清·魏源《秦淮镫船引》
- 11 以毛相马
- 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语法:以毛相马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2 三檐四马
- 三层伞盖、四马并驾的车。 为古代贵官之车乘。
- 13 见马克思
- 死的委婉语出处:李栋《心心相印》:“我比老弟痴长五岁,河北沧州人氏,父亲一九六七年被‘造反派’赶去见马克思了;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哀哀而逝。”语法:见马克思作谓语、定语;用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死。示例:张贤亮《习惯死亡》第三部:“难怪革命家去世不叫去世而称为‘去见马克思’。”
- 14 神龙马壮
-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出处: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语法:神龙马壮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