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猛并济简介
宽猛并济的意思
解释:
见“宽猛相济”。
出处: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第六卷:“入闱后,巨细躬亲,宽猛并济,诸事秩然。”
语法:
宽猛并济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措施。
宽猛并济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宽猛相济
英语翻译
- 英语:
carrot and stick <use the carrot and stick>
宽猛并济相关词语
- 1 济困扶危
- 济:接济;扶:扶助。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凭着这济困扶危书一缄。”语法:济困扶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示例:你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来摆布死了我们娘儿们不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 2 捐躯济难
- 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语法:捐躯济难作谓语、宾语;用于爱国者。
- 3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语法:人才济济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闺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 4 首尾共济
-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出处:《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语法:首尾共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5 缓急相济
-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语法:缓急相济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帮助。示例:朋友本来有通财方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
- 6 兼收并采
- 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出处: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语法:兼收并采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术等。示例:清·王士禛《分甘余话》上卷:“凡此诸书,皆当兼收并采,不可以其不列学官而偏废之。”
- 7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出处:《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语法:严于责己,宽以待人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为人处世。
- 8 衣带宽松
- 形容人消瘦了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
- 9 贿赂并行
-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出处:《左传 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予之世,郑其败乎?。”语法:贿赂并行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官场黑暗。
- 10 经世济民
- 使社会繁荣,百姓安居
- 11 普济群生
- 同“普度众生”。出处:明·无名氏《庆长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灾障,普济群生佑下方。”语法:普济群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佛教等。
- 12 经纶济世
- 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世:救世。出处:元·郑德辉《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语法:经纶济世作宾语、定语;指治理国家。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吴某村中学究,胸次又无经纶济世之才。”
- 13 并无二致
- 没有多大区别语法:并无二致作谓语;指没有多大区别。示例:这两件东西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 14 济世之才
- 济:救。具有拯救时世的才能。形容极有政治才能。出处:唐 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语法:济世之才偏正式;作宾语;指救世的才能。示例:他虽貌不惊人,却有济世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