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中实验过程中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
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实验中要设法使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于一个反应变量...NerveM 2023-06-11 08:55:301
单摆的长度是如何影响单摆的速度的实验中,自变量 应变量 和控制变量分别是什么?
自变量:单摆长度因变量:单摆周期控制变量:摆锤重量、摆锤抬起的高度/单摆摆动角度肖振2023-06-11 08:55:261
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翻译成英文是: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of experimentwpBeta2023-06-11 08:55:172
谁中实验过程中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
可以自由控制的属于自变量,比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因变量左迁2023-06-11 08:55:142
怎么判断自变量,应变量和实验组,对照组?
自变量 自己在变化的量 应变量 根据自变量变化的量 实验组 条件发生了与其它组不同变化的组 对照组 条件一定,和实验组对比的组可桃可挑2023-06-11 08:55:131
怎么判断自变量,应变量和实验组,对照组?
自变量 自己在变化的量 应变量 根据自变量变化的量 实验组 条件发生了与其它组不同变化的组 对照组 条件一定,和实验组对比的组小白2023-06-11 08:55:111
谁中实验过程中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
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实验中要设法使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于一个反应变量,然后解释这种前因后果就可得出结论。由于在实验中,可能有多种因素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就称为无关变量或控制变量,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称为额外变量或干扰变量。高中生物课本中若干实验的变量::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自变量:催化剂种类(Fe3+和过氧化氢酶)因变量:用气泡产生速度,卫生香燃烧程度无关变量:用具洁净度、环境温度、相同材料的量、各试剂的量、反应时间等等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自变量:底物种类(淀粉和蔗糖)因变量:淀粉水解了、蔗糖未水解无关变量:淀粉与蔗糖的量、水浴温度及处理时间,斐林试剂的用量与加热时间、操作程度等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自变量:外界溶液的浓度(高渗及低渗溶液)因变量:质壁分离(液泡失水缩小、颜色变浓、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液泡恢复原状、颜色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实验十: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自变量:①是否单侧光照(黑暗、单侧光照、均匀光照)①改变幼苗的空间位置以接受重力影响因变量:①幼苗的弯曲状况;②根的弯曲方向无关变量:①幼苗的种类及生长状况、环境温度、培养条件、处理部位、装置的合理性等;②萌发种子的种类及萌发状况、环境温度、培养条件等实验十二: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自变量: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因变量:植物生长状况的变化无关变量:实验装置与器材的一致性、实验植物的生长状况、二氧化硫浓度的控制,培养条件、观察时间长短、操作程序等选修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温度(60℃热水、沸水、冰水)因变量: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无关变量:试管洁净度、淀粉液的量、温度处理时间、碘液的加入量、操作程序等。苏萦2023-06-11 08:54:401
贝尔不等式的实验验证
贝尔不等式指出了所观测到的物质状态是从来就有的和在被观测时才出现的,这两者的范围。如果对两个遵循着某个守恒律的物质进行观测,就会发现这两者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由于它们的状态遵循着守恒律,因此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物质的状态,根据守恒律,就立刻知道了另一个物质的状态了,而无需观测它。那么它们的状态是在什么时候确定的呢?如果是在一开始就确定好了的,那么对它们的观测是相互独立的,对于一个物质的观测,不会影响对于另一个物质的观测;如果是在被观测的时候确定的,那么它们就好像连在一起一样,对于一个物质的观测,是直接影响对于另一个物质的观测的。对于这两者的实验结果,在某些数据上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左迁2023-06-11 08:54:112
比双缝实验更恐怖,贝尔不等式检测,判断世界是否真实存在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的诞生给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人类出现以后,不断地发展自己的 科技 ,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 探索 宇宙,这说明人类 科技 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在人类 探索 世界的道路上,出现过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说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薛定谔等等,这些人为人类 科技 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现在为止,人类还在不停的 探索 世界,这个世界存在太多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就算到现在,有很多实验都让科学家感到不可思议,比如说双缝实验。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双缝实验,这个实验被科学家称为是最诡异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知道,单个电子在穿过双缝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异常,当存在观测者的时候,单个电子会以粒子的形式随机的穿过其中一条缝隙,但是如果没有观测者,那么单个电子会以波的形式同时穿过两条缝隙,也就是说,观测者可以改变事物的结果,这就类似薛定谔的猫,如果将一只猫放在一个密闭的箱子中,然后将箱子内部慢慢放入毒气,过一段时间后,我们来判断猫是否还活着,如果我们打开箱子直接观测,那么我们就能够确定猫是否活着,而这个时候结果就只有一个。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打开箱子,那么猫的结果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活着,另一种是死亡,也就是说,猫最终的结果其实和观测者有关系,双缝实验也是这个道理,科学家们为了研究双缝实验,曾经尝试了很多次,但是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这个实验让很多科学家怀疑世界的真实性,有一些科学家猜想,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并不是真的,而是高级文明设计出来的,虽然说这个说法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但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目前科学家也无法解释双缝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除了双缝实验之外,还有很多实验让科学家感到意外,比如说贝尔不等式判定,贝尔不等式是由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他主要是为了解释量子纠缠现象,所谓量子纠缠指的就是两个相互影响的粒子,不管将它们分离多远,只要影响其中一个粒子,那么另一个粒子也会受到影响,对于这个现象,爱因斯坦认为两个纠缠的量子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目前这个结论还没有被科学家探测到,所以爱因斯坦把它称为是隐变量,但是玻尔认为这个隐变量是不存在的,他认为两个纠缠的粒子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玻尔的说法不对,因为如果玻尔的说法成立,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感应。但是贝尔不等式的出现,让很多科学家都感到意外,贝尔不等式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将一个母粒子分开A和B,那么我们来考虑两者之间自转的方向,由于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空间,所以只能够选择三个坐标(xyz),由于每一个方向上的自转只有+和-两种情况,所以根据归一性原则,我们能够得出:N1+N2+N3+N4+N5+N6+N7+N8=1,后来玻尔经过多次计算最终得出了贝尔不等式。 贝尔不等式的出现证明了爱因斯坦错了,在贝尔不等式中,存在三个概率值,这三个概率值分别是Pxz、Pzy、Pxy,|Pxz-Pzy|表示求两个概率的差值的绝对值,绝对值其实就是把负的变成正的,正的依然保持正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的结果是正的。而这个不等式的含义很简单,就是两个概率差值中的绝对值必须小于或者等于1+第三个概率值。贝尔不等式能够作为人类区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它给了两个世界一个清晰的定义,虽然到现在科学家们也在研究贝尔不等式到底是不是对的。 但是从目前的科学来看,这个公式是没有问题的,利用这个公式,科学家们证明量子纠缠确实存在,为了证明量子纠缠,科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实验,曾经美国的科学家将两个配对好的粒子分别放在相距100多公里外的地方,然后将一个配对好的光子放在其中一个粒子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在100多公里外的另一个粒子上,也出现了一模一样的光子,这说明两个相互纠缠的粒子真的可以相互影响。如果说我们把其中一个粒子放在宇宙的最南边,另一个粒子放在宇宙的最北边,那么只要我们影响其中一个粒子,那么另一个粒子也会受到影响,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这就类似心灵感应,而且这个影响的速度是瞬间完成的,这个速度已经超越了光速,不过量子纠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当中,如果人类能够将量子纠缠运用到生活中,那么人类的 科技 一定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观测黑洞内部的情况,现在我们都知道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最强的天体,它能够吞噬任何物质,只要进入黑洞的视界范围,物质就会被黑洞吞噬,连光都没有办法逃离黑洞的引力,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也不知道黑洞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量子纠缠技术,将其中一个粒子放在黑洞里面,另一个粒子放在地球上,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地球上的粒子,来了解黑洞内部的情况,虽然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想要实现这个技术非常困难,所以人类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虽然贝尔不等式证明了量子纠缠确实存在,但是贝尔不等式同样也导致了另一个假说的诞生,那就是超决定论,根据这个假说,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如果世界真的是这样的,那么所谓的上帝可能真的存在,不过这些理论对于一般人来说都太深奥了,宇宙到底是如何存在的?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地寻找答案,未来随着人类 科技 的发展,说不定我们能够找到真相,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ardim2023-06-11 08:53:021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是什么?
胡克定律的实验。胡克定律为原理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是定量测量力、研究相互作用的重要仪器。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表达等实验过程。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只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在材料的线弹性范围内(见上图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比例极限范围内),固体的单向拉伸变形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也可表述为:在应力低于比例极限的情况下,固体中的应力σ与应变ε成正比,即σ=Εε,式中E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把胡克定律推广应用于三向应力和应变状态,则可得到广义胡克定律。学生实验胡克定律的意义:可以突破“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难点,使学生对弹簧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有了定量的认识,提升了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观念;实验中仪器的安装、固定、改进等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实验的严谨和精密。处理数据时的误差和归因分析,则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不可分割:实际的现象与背后的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真正探究出正确的结论。而对实验仪器改进和数据处理的严谨,则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品质。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学生对弹簧的弹力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这也为以后研究共点力的合成、探究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以及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启发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不断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CarieVinne 2023-06-11 08:51:421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如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与之相关的内容有“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以及“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原理”。弹力是物体间的一种重要的相互作用,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突破“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难点,使学生对弹簧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有了定量的认识,提升了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观念。实验中仪器的安装、固定、改进等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实验的严谨和精密。处理数据时的误差和归因分析,则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不可分割:实际的现象与背后的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真正探究出正确的结论。而对实验仪器改进和数据处理的严谨,则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品质。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学生对弹簧的弹力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这也为以后研究共点力的合成、探究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以及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启发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不断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无尘剑 2023-06-11 08:51:301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什么?
变量是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时的环境条件应相同.西柚不是西游2023-06-11 08:46:053
戴维南定理实验中在电压源上并联一个电阻会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并联电阻不影响端电压bikbok2023-06-11 08:36:502
什么事实验变数?(需要例子!!!)英文是Experiment variable
Experimentvariable: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适温,高温就是实验变量。tt白2023-06-11 08:33:171
控制自变量,控制变量和设置自变量三者的区别?举高中生物实验的例子
比如探究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设置自变量就是设置实验探究的方向,比如温度控制自变量有这个说法吗?你是不是指的比如调节温度温变化对于这个实验pH啦,底物浓度啦,酶的浓度啦,都属于与探究方向无关的量,叫做变量,控制变量就是控制这些与实验无关的量保持不变陶小凡2023-06-11 08:32:501
论述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有哪几种,并分别简要列举一个心理学的?
因变量是会改变自变量的。陶小凡2023-06-11 08:32:507
什么是实验研究与非实验研究的根本区别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是指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有关理论,按照问题研究的目的,有意识地控制测试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测试情境,或预先选定某一日常生活情境,或者有意营造的某一特定的社会事件环境,以引起被测试者的某些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或者专业的测量量表,来度量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一般也称之为实验法。陶小凡2023-06-11 08:32:342
实验研究法的实验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比较
实验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研究者有独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设来决定研究的变量、设计变量的水平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现实环境的“自然状态”。但其他研究方法则要按现有数据和观测值给出假设。第二,从时序角度看,实验法是纵贯式研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可在多个时点进行测量,得以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而其他研究方法像问卷调查等,只有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不能直接观测出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第三,它能够比其他方法更令人信服地估计因果关系。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因果关系永远不能被肯定地证实,只可能不断地逼近。实验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实验研究者可以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设立控制组来判断操纵的强度。第四,实验方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变量的影响,从而分离出实验变量并估计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第五,实验方法下,可以通过调整变量和实验条件观察到常规状态下很难出现的极端值和交互作用。第六,实验方法是可以重复的,这是研究科学性的中要体现。第七,实验法的成本通常较低,因为控制变量、样本数都比较小,持续时间较短,而现场研究、问卷等方法的出差费、访谈费都比较大。实验研究方法的缺点主要是:第一,研究者人为地营造实验条件,使其远离现实情境中的“自然状态”,会导致外部效度降低。第二,如果研究样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即便在分组时做到了随机化分派,也会使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第三,研究只能限于当前问题,对过去问题和将来问题的研究,实验方法不太可行。第四,当研究变量和水平数目增多时,成本会急剧增加。第五,管理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对象大多是人,人类行为变异相当大,较难控制,同时也使实验研究面临许多伦理和法律方面的限制。第六,难以找到合适测量工具,即使找到,也容易造成使用的偏差。 结合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大致总结出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条件:第一,对现状的研究。进行历史研究或预测研究,单独使用实验法是不可行的或很困难的。第二,需要对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实施严格的限制才能凸显研究变量。第三,客观条件允许施加所需要的控制。第四,实验不会违反当地的伦理和法律规范。尽管实验方法可以独立地取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但为了谨慎起见,研究者通常将实验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墨然殇2023-06-11 08:32:341
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
实验里的对照试验是某自变量改变后的条件,无关变量是实验条件不去考虑的部分自变量是假设,因变量是结果北有云溪2023-06-11 08:32:343
【研究方法day1】控制实验法
①定义: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种把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其基本目标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②三对基本要素: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控制组与实验组。 ①必须建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 ②自变量必须能够被很好地“孤立”,即实验环境要能很好地“封闭”起来 ③自变量必须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是容易操纵的 ④实验过程和程序必须都是可重复进行的,这是实验结果高确定性的基础 ⑤控制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特征,必须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①进行因果关系的假设 ②决定一种合适的实验设计来检验假设 ③引入自变量:决定如何引入实验刺激或创造一种引入自变量的背景 ④对因变量进行有效的可信的测量(操作化) ⑤预实验(对自变量和因变量测量进行预实验) ⑥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 ⑦随即指派或者匹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⑧对两个组中的对象进行因变量前测 ⑨对实验组的对象进行实验刺激,但控制组无需进行实验刺激 ⑩对两个组中的对象进行因变量后测 ⑾考察收集的数据,进行不同组之间的比较,运用统计方法决定假设是否被验证。 ①重大事件的影响 ②实验对象心理、生理的发育 ③初试——复试效应 ④前后环境不一致 ⑤实验对象选择与缺损 即包括了所有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自变量、因变量、前测、后测、控制组、实验组、随机指派,是最基本也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也被成为“双组前后测模式”。 各种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者多个条件的实验,由康贝尔、斯坦利在1966年提出,是在更好的实验设计无法进行时所采取的有价值的设计。包括以下三种常见类型: ①具有不等同组的仅有后测的设计(一个实验刺激+后测的实验组&一个仅有后测的控制组,且两组之间不具有相同性) ②仅有前测和后测的单组设计。(仅有前测+实验刺激+后测的实验组,无控制组) ③仅有后测的单组设计。(仅有实验刺激+后测的实验组,无控制组,最基本) 即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实验观察人员都是未知的,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实验双方都不知道,而是由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的。 除了前测的影响之外,前测和实验刺激之间还会产生某种“交互作用”。索罗门三组设计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设计。即在经典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再 加上一个控制组 所形成的,这个控制组没有前测, 仅有实验刺激和后测 。 除了前测以及前测和实验刺激所产生的“交互作用”之外,实验中还可能存在外部因素的影响。索罗门四组设计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设计。即在索罗门三组设计的基础上,再加上第三个控制组所形成的,这个控制组没有前测和实验刺激,仅有后测。由于第三个控制组没有前测和实验刺激,他所发现的任何变化就只能是实验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结果了。 一、匹配 即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者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一个分到实验组,一个分到控制组。但在实际中,找到在所有变量上完全相同的两个对象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针对那些与研究关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变量进行匹配,而暂时忽略、放弃那些与所研究的问题联系不那么密切的变量。与此同时,研究的结论应限于一定的范围,留有充足的余地。 二、随机指派 即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和实验组中。方法包括①抛硬币法、②单双号法、③排列顺序法。依据概率论,随机抽样选出的两个群体基本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群体,各种干扰变量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两个群体产生影响。虽然随机抽样不能确切告诉我们究竟控制了什么,但是实际上它却几乎控制了一切。 ▲ 记一个案例防身:“教师的新教学方式”(自变量)与“学生成绩提升”(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康康map2023-06-11 08:32:321
为什么做实验要保持一种变量?????
研究变量,就得让变量变化,至于你问为什么要保持一种变量,若是两种就会互相影响,得不出结论。u投在线2023-06-11 08:32:082
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实验法的优点与缺点实验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研究者有独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设来决定研究的变量、设计变量的水平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现实环境的“自然状态”。但其他研究方法则要按现有数据和观测值给出假设。第二,从时序角度看,实验法是纵贯式研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可在多个时点进行测量,得以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而其他研究方法像问卷调查等,只有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不能直接观测出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第三,它能够比其他方法更令人信服地估计因果关系。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因果关系永远不能被肯定地证实,只可能不断地逼近。实验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实验研究者可以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设立控制组来判断操纵的强度。第四,实验方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变量的影响,从而分离出实验变量并估计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第五,实验方法下,可以通过调整变量和实验条件观察到常规状态下很难出现的极端值和交互作用。第六,实验方法是可以重复的,这是研究科学性的中要体现。第七,实验法的成本通常较低,因为控制变量、样本数都比较小,持续时间较短,而现场研究、问卷等方法的出差费、访谈费都比较大。实验研究方法的缺点主要是:第一,研究者人为地营造实验条件,使其远离现实情境中的“自然状态”,会导致外部效度降低。第二,如果研究样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即便在分组时做到了随机化分派,也会使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第三,研究只能限于当前问题,对过去问题和将来问题的研究,实验方法不太可行。第四,当研究变量和水平数目增多时,成本会急剧增加。第五,管理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对象大多是人,人类行为变异相当大,较难控制,同时也使实验研究面临许多伦理和法律方面的限制。第六,难以找到合适测量工具,即使找到,也容易造成使用的偏差。实验法的应用条件结合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大致总结出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条件:第一,对现状的研究。进行历史研究或预测研究,单独使用实验法是不可行的或很困难的。第二,需要对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实施严格的限制才能凸显研究变量。第三,客观条件允许施加所需要的控制。第四,实验不会违反当地的伦理和法律规范。尽管实验方法可以独立地取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但为了谨慎起见,研究者通常将实验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九万里风9 2023-06-11 08:31:591
多变量实验设计的解决多变量实验设计缺点的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确认分解的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将复杂的多变量实验设计分解为若干个单因素和简单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分多次实施实验,然后再将多个实验获得的数据放到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就减少了由于实验设计的复杂给主试和实验者实施实验带来的困难,提高了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可控性。FinCloud2023-06-11 08:31:071
什么叫多变量设计的实验研究?例如?
什么叫多变量设计的实验研究?例如?白了就是实验组得出正确结论 对照组当作反例!!比如什么发芽实验…………最后不开花不发芽的就是对照组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设计对照实验(或称对照组),如何确定对照组呢?对此,好像大家没有一致的认识。由于人们对生物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认识的差异,常常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争论不休,特别是在对照组的确定上出现较大分歧。其实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比较模糊。下面是一些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提出来请大家共同来探讨。看法一:在实验中,首先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即本实验的结果的差异或者说结果的变化是由于谁造成的,这个变化的因素就是实验变量,那么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有些是进行另外的处理,也是对照组。看法二:空白对照好理解,若是条件对照就不清楚了。如教材上光合作用的发现实验中,一张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到底哪一个是对照组?(光合作用,所以需要光,那有光的就是实验组,没光的就是对照组)。又如研究酶的活性,一个是37 ℃,一个是80 ℃,又是哪一个是对照组?(温度通过变化是相互对照。最后得出结论。)看法三: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的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的对照组。看法四:我觉得对照组就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或一直变化的为对照组。看法五:弄清这个问题其实不难。首先你要明确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你准备施加何种实验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一组就是实验组。其次,为了更好的使实验组具有说服力,你要设对照组。无论是空白对照还是条件对照等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那就是衬托。看法六:这就要看你的实验目的了。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80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那么37 ℃的是对照。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37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的实验都是对照。上述说法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确定对照实验的依据不同,导致了对对照实验确定的混乱状况。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几个概念。什么是空白对照?什么是条件对照?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照”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对照】①互相对比参照。②(人或事物)相比;对比。而【空白】是指(版面、书页、画幅等上面)空着,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我们生物学上的“对照”通常是指“空白对照”,应该是不包含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条件等因素的,作为“空白对照”,它的实验结果应该是预知的。而“条件对照”则是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组都是实验组,而各组之间则是相互对比参照,互为对照组或实验组。因而“条件对照”的实验结果则是不明确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下面我们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康康map2023-06-11 08:30:431
多变量实验设计的多变量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1)突出优点是它能够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2)由于多变量实验设计考察的影响自变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结果的推论性也相应提高。(3)在统计分析方法上,多数的参数推论统计分析方法都可以用于比较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的显著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因素实验设计,还有相应的方差分析方法,并可以通过多重比较方法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缺点:(1)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时间、物力和财力。(2)选择的因素和因素水平过多时,主试或实验者对实验的实施过程可能会失去良好控制。(3)结果解释的复杂性。多变量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包括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因素和因素的水平越多,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的解释就越困难。小白2023-06-11 08:30:111
实验研究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场景变量`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包括教师特征`学生特征`班级特征学校特征等;过程变量除了指课堂中发生的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师生行为的特征外,还只学习任务或活动的特征;结果变量就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效果。过程变量是决定结果变量进而反映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变量。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实验常用的方法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由于同一种实验结果可能会被多种不同的实验因素所引起,因此如果没有严格的对照实验,即使出现了某种预想的实验结果,也很难保证该实验结果是由某因素所引起的,这样就使得所设计的实验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可见只有设置对照实验,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之间的差异。处理因素效应的大小,重要的不是其本身,而是通过对比后得出的结论,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才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干扰结果的可能性,才能使设计显得比较严密,所以大多数实验,尤其是生理类实验往往都要有相应的对照实验。北境漫步2023-06-11 08:23:251
4个实验组,每组40人,要比较每组性别构成差异,可不可以以男=1,女=2,用spss做oneway anova duncan比较
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吧。4组数据录入成一个变量,在变量2里分别用1、2、3、4来对应四组,然变量3是性别男女1、2。这样可以用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来做。 具体操作:1、点击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在弹出框里,把变量1选到dependent里,变量2/3选到fixed factor里2、option里,把左边的变量都选到右边框里,下面勾选homogeneity tests,点继续3、post hoc里,把变量2选到右框(变量3性别只有2个水平,不能做这个分析),然后选LSD,s-n-k,点继续4、plots里,把变量2选到axie,变量3选到lines里,点一下下面的add,然后点继续5、contrasts里,选变量2,在下面contrast框里选择simple,然后点下change,再选变量3,一样操作,然后点继续6、model就不管了,默认吧。7、然后点ok。就出结果了再简单说下结果的分析:结果的第一个框描述一下变量的数量第二个就是方差齐性检查,需要sig大于0.05第三个就是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看变量2、变量3,和变量2*变量3,如果是sig小于0.05就是有差异接下来的几个custom是细分上面的组与组比较。总结果还是和上面一致的。下面的means,如果上面分析有差异,可以具体看到均数大小post hoc就是组间的比较阿啵呲嘚2023-06-10 09:12:451
生物实验怎么设置双变量
这怎么看起来像一个变量啊如果确实是两个情况下的条件,那么应该设4个实验组,平行实验:1 有水。。潮湿。。2 无水。。潮湿。。3 有水。。干燥。。4 无水。。干燥。。然后得出结论,如在XX有水,XX潮湿的环境中,最适合。。。其次是。。环境,在。。环境最不易发霉。或者 在XX环境和XX环境对食物发霉没有显著差异。。。陶小凡2023-06-10 09:04:221
生物实验中,变量处理原则,自变量要怎样,无关变量要怎样
自变量要有多个值,无关变量要始终保持不变。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物理学或生物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大鱼炖火锅2023-06-10 08:54:571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学校简介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在新形势下为适应对外开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而创办的具有基础性、实验性和开放性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学校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美的太子湖畔,占地26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始建于1998年,是武汉市教育局直属单位。 先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两部分。 李焕兰李焕兰,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4年2月生。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毕业,理学士,职后研究生学历,中国教育学会会员。2004年获全国数学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05年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2006年获武汉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员”称号。2006年获“武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 称号。2007年作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新课题背景下初中高效课堂研究》的研究工作。曾作为数学学科主编,参与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系列北师大版7、8、9年级编写工作及我校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自2008年至今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或获奖)文章有《解开ISBN国际书号之迷》、《因式分解》、《论初中创新教育》、《课本以外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题多解”,让课堂闪烁创造的火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命题》、《浅谈梯子的滑动问题》等。 胡春洪胡春洪,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74年3月生,1996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研究生。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会员。2005年获“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2007年获“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聘为“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自2008年至今以来,在《数学教学》、《数学杂志》、《中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数理天地》、《中学数学》、《数学教学通讯》、《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教学》等10余种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谈利率的数学模型》一文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中学数学教与学》全文复印。有多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如《谈“镶嵌”教学中的两个误区》获武汉市第14届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论中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获武汉市首届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论文评比一等奖,《例谈“新中考”数学命题中影响试题效度的几个因素》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函数的应用(课例)》获湖北省第三届创新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 余清香余清香,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64年10月生,1987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会副理事,武汉市中学语文教育学会会员。湖北省级普通话测试员。1997年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教师”、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学语文优秀教师、2006年获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突出贡献者、2004年所任班主任班级被评为“江汉区先进班级”、2005年所任班主任班级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担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之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高效课堂研究”的研究及组织工作,这一课题2008年已由武汉市科技局立项。且自此课题立项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教学案例《武汉市中考语文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好想爱你一万年》、《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转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走进奥运》、《晏子使楚》、《综合性学习 春游活动》、《诸葛亮舌战群儒》、《综合性学习 名著推介会》等。2006年《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获武汉市语文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这样做》2007年获武汉市语文三优比赛教学案例一等奖、2006年《综合性学习——走进奥运》荣获武汉市中语会第十二届年会教学案例二等奖。 陈慧陈慧,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研究生学历。2005年代表湖北省赴新加坡参与“中新华文教学交流”项目。2007年获得“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8年获得“武汉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999年--2006年历届《中学语文》杯暨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中及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中荣获辅导奖;2001年全市首届班主任“三功”比赛,荣获个人一等奖;《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参与武汉市教学研究室评比获二等奖;2001年11月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示范高中“师德师风”辩论赛荣获亚军;《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期待效应”》发表于《中学语文》2003年第5期;2004年荣获武汉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04年6月,《让兴趣做主》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全市语文教师论文中荣获二等奖;七年级鄂教版语文教材《猎狐》一课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作为示范教案收录在湖北教育出版社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语文七年级上册》一书中;后再次收录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7年级上册》中;2005年论文《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思考》获得全国第三届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一等奖;2006年获得武汉市作文教学研讨课一等奖。 郭华中共党员,1976年6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历史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曾被省、市授予“省中学优秀团干”、“市创新素质实践行优秀教师”、“市教育战线学理论先进个人”、“市优秀青年教工团干部”、“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武汉市“研究性学习”中心备课组成员,2003年在学校“第五届优质课暨三优评比”活动中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论文发表:《试论创新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文在国家核心刊物《社会主义研究》;与他人合作指导学生撰写的三篇调查报告在省教科院组织评选的全省2003年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案例)竞赛获一、二等奖并交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发表;并有多篇文章在《成才》发表。 付彦傅彦,1978年3月生,2000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研究生学历,中学物理一级教师。2006年2月,被聘为江汉区科学课程中心组成员,2007年10月被授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曾被聘参加2006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物理学科评卷工作,并获优秀评卷员称号。论文《浅议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巧用实验》发表于《成才》2005年第4期,并获二零零四年度湖北省物理学会中等物理教学论文评比省二等奖。论文《浅议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全面实施物理新课程标准》收录于《走向世界和未来的创新教育·科学卷》。于2006年1月参与编写由武汉市教科院组编的《科学新课堂》。自2008年至今以来,我校多次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展示课《焦耳定律》获二零零四年度江汉区课程改革研讨活动公开课一等奖。 徐涛徐涛,1977年10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武汉市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理事,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外语教研组组长。2007年获“武汉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6——2007连续两年担任武汉市中考英语命题教师,并承担中考听力录制工作;受武汉市人事局、武汉市教育局指派,担任2008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英语专业)专家命题组成员;2007——2008连续两年承担湖北省全省高三“二月调考”听力录制工作;受中央电视台委托,2006——2008年连续三年担任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湖北赛区评委会主席;2005年,获武汉市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第九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一等奖;2006年,受中国少年科学院委托,担任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评委会主席;2006年,担任全国青少年外语口语电视大赛湖北赛区评委;2004年被武汉市教育工委授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工团员”称号。2006年论文《新原则、新观念、新方法铸造45分钟新课堂——浅谈如何创设情景,拓展英语任务型教学》获武汉市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2007年论文《把语言探究和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获江汉区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2005年在武汉市教育工会选编的《师德论文集》上发表论文《走出烛光的误区——做学生心灵深处的随行者》。 张玲张玲,初中物理高级教师。1975年2月生,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攻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江岸区青年突击手”荣誉称号;连续四次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2002年获“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7年获“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武汉试验外国语学校“十佳教学能手”称号。自2008年至今以来,有《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走出课程改革误区 探究课堂教学新法》《记一次物理实践活动》《开展探究型课堂教学》等20篇文章分别在《湖北大学报》等7种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2005年主讲了两次(《液化》和《比热容》)武汉市物理课堂教学示范课;2003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教案一等奖;2005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课件一等奖;2005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2006年获湖北省优秀论文评比省一等奖;2005-2006年获湖北省优秀课件评比省二等奖;自2008年至今以来,辅导的有3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二、三等奖;2007年4月本人所带班级有4名同学获科学竞赛省一等奖(全年级共5名);2007年12月获武汉市科学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2008年获全国录像课一等奖;2008年获得《班主任》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德育论文比赛二等奖等。肖振2023-06-10 08:44:341
相关变量是什么意思?谢谢!心理学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术语。
自变量和因变量就不解释了 你知道的 一个相当于原因的 一个相当结果的相关变量就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之外的所有的能够导致差异产生的变量 比如顺序先后 练习因素 等等····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6-10 08:34:281
实验设计中的处理变量又称为解释变量
(1)统计学定义: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Variable),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等。 (2)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FinCloud2023-06-10 08:33:421
化学中的实验什么叫控制变量法
这里的控制变量法的含义有相似之处,比如某化学反应可能受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可以固定温度,改变浓度,也可以固定浓度,改变温度等因素。水元素sl2023-06-10 08:28:131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果用电流表替换小灯泡
(1)电流表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改变电流和电压,如图所示:(2)应该选择的电阻分别为:5Ω、lOΩ、15Ω、20Ω、25Ω、30Ω;(3)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在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是断路,所以出现故障的原因是定值电阻断路.(4)由根据串分压的知识,当电阻的阻值为30Ω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需要的最大,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Ω时,便是电阻两端的最小电压,根据串分压的知识:R:R滑=UR:U滑=URU滑=30Ω20Ω=32=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35=3.6V;所以本实验中电压表控制不变的电压值应该在3.6V到6V之间.故答案为:(1)如图;(2)5Ω、lOΩ、15Ω、20Ω、25Ω、30Ω;(3)电阻断路;(4)3.6;6水元素sl2023-06-10 08:28:091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
经过控制处理,焦作实验组,进行对照的组,叫做对照组肖振2023-06-10 08:28:0812
通过一节课谈一谈如何设计探究实验
通过一节实验探究课谈一谈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暑假时通过对“模块二:上好课——初中物理物理”的学习我知道了许多新知:使我更知道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欧姆定律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能对实验中的操作失误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二、设计思想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它的重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这就决定了在教学时要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对欧姆定律的探究,能够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学生在探究中,一方面感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方面也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3、欧姆定律的研究过程第一次运用了初中阶段最重要也最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特别在设计实验方面上。4、要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相当重要的。数据的处理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与方法和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使用,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总结出欧姆定律。由于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且学生已具有一定连接电路的能力。所以本节课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为顺序,引导学生再次体验和加深科学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自己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但考虑到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第一次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学生在没掌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情况下设计实验必然存在较大的因难,在教学中以设计实验环节为本节课难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以提示、点拨为主,以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考的方向,潜移默化的感受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降低对实验设计的难度,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此外,在教学设计中,将探究过程的“评估与交流”环节提出来,并放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实验当堂就做出评估,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验探究,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能及时的回顾,加深印象;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回顾中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操作的失误,以及与其它小组的差异。在学生评估与交流之后,以一道有关控制变量法的课堂练习,再次突出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提出“控制变量法”的名称。最后,课堂小结中,学生自我总结,收获实验探究中成功喜悦,让学生感觉到一节课学有所得!三、学习过程:1、提出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并提出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演示实验(摄像展示):①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小灯泡串联发光②二节干电池和同一个小灯泡串联发光③二节干电池和不同的小灯泡串联发光观察实验现象,能思考得出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关有。以实验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实验展示的现象是以前接触过的,能唤起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令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提出一个求知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说说自己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对每一个学生的猜想给予鼓励3、设计实验(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关系时,可以两个两个研究,同时固定另一个量不变。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得出实验可以分为两步:①固定电阻时,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固定电压时,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以“固定电阻时,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例,用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启发学生思考实验如何操作、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然后让学生自已设计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表格,并展示给大家交流。(3)启发学生以同样的思维设计“固定电压时,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研究。 电压U/V电阻R/Ω电流I/A1 2 3 RR′ VA(4)电路图: 表格设计: 以提示、点拨为主,以一系列问题,逐步深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考的方向,用控制变量法的思维探究问题5、分析与论证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②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综合两个结论,给出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6、评估与交流(1)回顾探究过程经历的几个步骤。(2)介绍探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环节:评估与交流 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探究报告,交流实验过程,评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四、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探究内容是什么?3、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4、还想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内容是什么?五、当堂检测:RR′ VA1、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他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R(5Ω、10 Ω、15 Ω),使电阻成整倍地变化,相应的电流记录于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R两端电压不变时,R中的电流与R阻值不成反比。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实验序号123电阻R/Ω51015电流I/A0.40.30.24 2、在研究电压不变,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表中有两个数据漏填了,请根据实验结论填写表中的两个空格。导体两端的电压(U/V)导体的电阻(R/Ω)导体的电流(I/A)450.84 0.4420 RR′ VA3、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他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R(5Ω、10 Ω、15 Ω),使电阻成整倍地变化,相应的电流记录于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R两端电压不变时,R中的电流与R阻值不成反比。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实验序号123电阻R/Ω51015电流I/A0.40.30.24 通过对“模块二:上好课——初中物理物理”的学习我还知道了: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功能是:在传统的初中“浮力”教学中,教师一般先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引入教学课题,用实验演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用计算机课件展示轮船、气球、潜水艇等,总结出物体浮沉的条件。最后运用“假想液块”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立方体在侧面、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总结出浮力产生的原因。在上述教学设计中,仅仅应用了演示实验,为学生理解、接受浮力的概念提供表象支持,实验形式及功能比较单一,未能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假想液块”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超出了一般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在演示实验中渗透科学探究思想: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通常由教师表演示范,用于配合讲授或引发课堂讨论。如在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的教学中,教师会介绍法拉第提出“磁生电”的思路,按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出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这种教学处理把电磁感应的瞬时性直接告诉学生,可简洁、快捷获取有关物理知识,但忽略了历史上物理学家艰辛的探究过程,学生难以全面把握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演示实验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之外,还要通过教师的示范,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教育。在验证性实验中体现科学方法: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通常会安排一些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学生分组实验,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这些实验着重于提高学生对物理规律等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运用仪器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技能。在实验的教学处理中,教材把实验目的、器材、原理和步骤等都作了规定,学生只是照章办事,难以体验探究的生动过程,难以体会实验设计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验证性物理实验创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情境,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它不仅能活化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而且能引导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用实验手段验证物理理论,让学生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设计探究性实验: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材安排了“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并明确告诉学生:“当通过灯丝的电流增大时,由于发热量增大,温度升高,导致灯丝的电阻也随之增大,于是其伏安特性为一曲线。”[1]还给出了实验电路和步骤,学生只需测定数据、描绘曲线,通过分析图线,讨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 教材中的实验安排方式没有体现出实验的探究性,只着重于训练学生的测量、处理实验数据的技能,学生不清楚研究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必要性,只能被动接受教材中的实验方案,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请看一个“动量定理”新课教学的例子:教师直接给出问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推导出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与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推导得出动量定理,然后教师给予一定的讲解,强调理解定理的关键要素。接着通过解决相应的例题,深化对动量定理的理解,重点放在应用动量定理解决具体问题上。这种教学设计没有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这种课程没有热情和兴趣,知识是被灌输的,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建构等学习理论格格不入。这种情况下的学习是低质量的学习,学习的结果只是解题技巧的习得,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缺乏必要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现行的多数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气体被压缩会导致压强增大,接着就给出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成反比的关系,没有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提出问题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是通过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被建构起来的。这种没有让学生经历思维过程的灌输,对学生知识的建构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很微弱的。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在传统的“摩擦力”新课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和思考时间,而是直接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虽然有时候会配合部分实验,但是实验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长期接受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没有了提问题的意识,教师也没有了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的意识。问题往往是由老师直接给学生的,包括许多创新教学设计都没有重视这一环节。这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捕捉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如何将问题聚焦于本课主要内容:灌输式的教学中,很难看到聚焦问题的教学环节。教师一般都是直奔主题,将知识完整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来建构知识教师是不关心的。人类对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经历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任何规律的发现都来自于对现象的观察思考,进而聚焦锁定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得出规律。传统教学过程忽略聚焦问题的环节,不符合认知规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呈现猜想:“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是在动量定理之后进行的。通常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会带领同学先对动量定理进行复习,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一个碰撞过程,然后由同学分别对参与碰撞的两个物体运用动量定理,通过对表达式的整理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接下来教师强调定律的成立条件,讲解例题和进行练习,重点放在对定律的记忆和应用上。灌输式教学是在教师掌控下的程序化过程,学生获取知识主要依赖于被动接受和大规模的习题训练。学生记住的往往是公式这种符号化的规律,甚至有的学生记住了公式却说不出规律的文字表述。这说明学生对于概念、规律的由来及其物理背景没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很难掌握概念、规律的物理本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通常的讲授式教学,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过程,更没有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科学猜想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靠教师的讲解。物理知识内容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的。灌输式的教学过程,没有让学生进行猜想的,更不存在如何规范学生的猜想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的教学设计。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的物理本质没有深刻的认识,可以说这种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价值是极其微弱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结论怎么办:“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在高考命题中所占的比例极小,而且要求很低。所以在以高考为目的的教学中,本节课的内容往往被一带而过。教师通常是略作讲解,就给出三者关系式。在没有深入细致思考的前提下,这三者关系式由于其简洁的表达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记忆。这种以获取分数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正在改革,探究——建构的教学思想正在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实施。但是,很快人们发现,在进行探究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某一节课探究内容的结果。于是,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使探究教学没有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有些教师对“电阻定律电阻率”的新课教学会这样来安排: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和习题训练,通常讲授式的教学在这一节是不会安排实验的。教师把电阻定律生硬地告诉学生,学生也只是机械地记住规律和概念。然后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中,进一步强化记忆,达到会解答相应习题的目的。这种讲授式的教学,虽然能够达到让学生会解决相应习题的目的,但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本质没有清晰地认识。探究——建构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外在的探究和内在的建构过程获得的。要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构建对概念、规律的本质认识,那么让学生自主进行的外在探究过程必不可少。设计实验方案则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总体规划。探究教学能够有效地弥补讲授式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如何指导学生展示、交流、调整和确定实验方案:在摩擦力一节,大多数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是不会安排实验的,所以也不存在与实验方案有关的问题。当然,比较成功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也会安排相应的实验,但是实验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观察。完全没有实验的物理课堂是不成功的。在讲授式的课堂上,学生学习到的主要是文字所承载的固化了的知识。所以,我们往往面对的是学生学习了知识,能够解决练习题,却对物理规律的本质毫不理解的尴尬局面。让学生自己设计并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内在建构过程。这样,学生经历了和科学家一样的研究过程,最后得出的规律就是学生的研究成果。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电阻定律 电阻率”新课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这一节中安排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过程完全是教师操作,学生观察,一般不会出现操作问题。课程会比较顺利地推进,重点会放在利用电阻定律解决相应的习题上。目前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比较差。高考不存在实验操作,只是以纸笔测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所以在应试教育下,实验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一个学期中一般会有几次实验课,但是由于缺乏实验训练,在实验课上,往往是问题百出,无法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考虑到时间的紧迫性,教师往往也不严格要求,所以大多数实验课都流于形式。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试想如果没有实验,实验课程如何达到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如何指导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概念和规律是作为成型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没有学生自己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寻找结论的过程。讲授式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内在建构过程,直接把概念规律作为科学结论教给学生。学生在对概念规律没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只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这些概念规律。这正是造成学生会解决相应的物理习题,却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并不理解的主要原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学生通过外在的探究过程和内在的建构过程而获得的。这种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的方式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对待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有些教师在讲授“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先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气体被压缩会导致压强增大,接着就给出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成反比的关系,没有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并给出结论的过程,当然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错误”结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是通过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被建构起来的。在建立起科学的概念之前,学生的头脑中总是会有一些与科学概念有差异的概念存在。正是通过对这些概念进行转变,学生才能建立起正确的科学概念,所以所谓的“错误”概念对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指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讲授式的教学中,对于规律的教学,教师会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掌握规律的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决相应的习题上。因为在原有教学模式中,师生都会认为课本的内容就是科学内容,是不容怀疑的。这样,学生的任务就是如何掌握和运用科学内容。所以,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很少有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讲授式教学教给学生的是僵化的科学知识的内容,它们作为一种固化的信息从书本再转印到学生的头脑中。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到的是一个结果,而且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结果。现代科学教育理论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从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如何组织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对于“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新课教学,讲授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能否在考试中成功地再现所习得的概念和规律并且应用到做题中去,解决问题,拿到分数。所以,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如何让学生记住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规律,并且让学生经过相应的习题训练,能在以后的考试中,成功应对考题。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是很严重的。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物理课变成了习题训练课,这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对物理本质的认识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很微弱的。一个规律的得来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和反复的讨论加深认识,那么这个规律对学生来说永远是陌生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必不可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可以丰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以完善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进程的设计。所以,一堂课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是不成功的。如何引导得出一致的结论:传统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形式一般是这样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是以讲为主,学生的主动参与机会比较少。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没有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所以也不存在不同观点的争鸣。因此,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主线比较明确,就是把书本上的结论教给学生,没有引导得出一致结论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不同观点表明学生对问题思考的侧重点的不同,不同的观点能够传递出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这个过程既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原有认识,也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困难。同时,在学生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的过程中,发生的是思维火花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的是相互学习,是积极的学习。并且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学生不经历这样的过程,学习到的是僵化的书本知识,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没有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效果比较差。如何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 在“探究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这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分组实验往往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会带领学生,严格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并且随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把得到的数据用图像反映出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没有自主进行实验,做完实验后,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也仍然是很陌生的,所以也不存在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反思。 传统的实验教学,虽然也让学生经历了实验过程,但是,学生所进行的完全是没有创造性的模仿过程。这种实验对学生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锻炼作用很微弱。学生在这种实验中,所学习到的主要是实验操作的规范,甚至可以说这种实验课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扼杀。总之:知道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类型,能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确定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练习、实施、反思、交流,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与学生一起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功喜悦。小白2023-06-10 08:28:041
初二物理 请举出运用类比法的实验例子
因为,你刚刚学习物理三章——“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涉及的物理知识较少,运用类比的例子还不是很多。现在,仅能想到,讲声波的时候,用“水波”做类比。以后要学习很多的,例如:(1)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用学生在校的情况做类比;(2)研究做功快慢时与运动快慢进行类比;(3)研究电流时,用水流作类比;△初中阶段,在物理学中,中考经常考察物理学方法之类的题目,且近年来,对这方面内容考查正逐渐加强,涉及到的一些具体方法有:猜想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分类法、隔离法、假设法、比较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类比法: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类比,使人们对所要提示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认识,找出类似的规律。【注意】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要有共有的相同或相似处。FinCloud2023-06-10 08:28:011
初中物理中,哪些是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模型法??
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因素等效替代法-平面镜成像类比法-用水流类比电流建立模型法-探究磁感线水元素sl2023-06-10 08:28:003
物理控制变量法和对照实验法的区别
控制变量法:定义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意义: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在很多探究性实验中经常用到此法.物理学实验中控制变量的太多了,现在举几个例子: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之间的关系.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和受压面积的关系.3、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4、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5、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6、研究弦乐器的单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对照试验是指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试验。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苏州马小云2023-06-10 08:27:592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具体例子
1、控制变量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 2、转换法: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 3、等效法: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Ntou1232023-06-10 08:27:581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所应用的所有方法及其具体例子
模型法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如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等。叠加法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起来,测量后求平均值的方法俗称“叠加法”。控制变量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实验+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当罩内空气被抽走时,钟声变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转换法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我们常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如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等效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描述法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常用线条等手段来描述各种看不见的现象。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用力的图示描述力等。类比法在认识一些物理概念时,我们常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类比,以帮助我们理解它。如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u投在线2023-06-10 08:27:571
初中物理都有哪些实验的方法就比如控制变量法等等
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这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Chen2023-06-10 08:27:551
初中物理实验有哪几种方法?例子是什么???
控制变量法,比如在研究液体蒸发速度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时黑桃花2023-06-10 08:27:556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之类的 它们分别在哪些实验中使用
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这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但作为中招考试以上四种方法是最常出现的,尤其是在实验题方面,这只是自己几十年来教学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tt白2023-06-10 08:27:531
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如何区别
对比实验中只要有一个因素影响你要研究的问题就能比较了,而控制变量法中某个量会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有关,所以在研究时要先把其它的量让它不变,只能有一个量是变化的,才能比较这个量对你所要研究的量的影响,所以这两种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上面的例子我认为还是控制变量法,因为米饭的新鲜程度要相同,所处环境温度要相同,你是假设这两个量不变的前提下,来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影响的。NerveM 2023-06-10 08:27:495
对比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有什么区别。。
控制变量法,是控制某些条件不变进行试验,一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发生(做一组),对照法是做几组试验(某些条件不同)进行对比,这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苏州马小云2023-06-10 08:27:491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具体例子
1、控制变量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 2、转换法: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 3、等效法: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真颛2023-06-10 08:27:481
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如何区别
分类: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中考 问题描述: 将煮熟的米饭分成两份,一份放在空气中,另一份放在二氧化碳中,两天后,放在空气中的已经边馊,而放在二氧化碳中的仍有饭的香味。做这个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 解析: 对比实验中只要有一个因素影响你要研究的问题就能比较了,而控制变量法中某个量会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有关,所以在研究时要先把其它的量让它不变,只能有一个量是变化的,才能比较这个量对你所要研究的量的影响,所以这两种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上面的例子我认为还是控制变量法,因为米饭的新鲜程度要相同,所处环境温度要相同,你是假设这两个量不变的前提下,来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影响的。meira2023-06-10 08:27:481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之类的 它们分别在哪些实验中使用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推理法,微小现象放大法。当然都包含科学探究法和科学归纳法。控制变量法:探究摩擦力与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及浮力大小决定因素;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电流做功的快慢因素。等效替代法;探究同一直线上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探究串联并联合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理想推理法:真空铃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微小现象放大法:把微小振动或微小形变放大。康康map2023-06-10 08:27:472
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由于电阻是纯线性元件,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全符合欧姆定律。即:V=IR; I=V/R; R=V/I;阿啵呲嘚2023-06-10 08:27:422
对比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有什么区别。。
控制变量法,是控制某些条件不变进行试验,一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发生(做一组),对照法是做几组试验(某些条件不同)进行对比,这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韦斯特兰2023-06-10 08:27:411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列举
用灯泡是否发亮判断是否有电流是什么法?用温度计测温度是什么法?这两个应该都是转换用容易观察的现象来转换不能直接看到的现象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时候引用水流和水压来对照着学习这是类比也就是拿你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对照与其逻辑关系相似的新知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量和一些量之间关系时用的比如研究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摩擦力大小/动能大小等等实验都用到了大鱼炖火锅2023-06-10 08:27:416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所应用的所有方法及其具体例子
控制变量法 例: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转换法 例:研究声音的震动时,用音叉反映振动频率苏萦2023-06-10 08:27:403
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如何区别
控制变量法啊无尘剑 2023-06-10 08:27:398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具体例子。
控制变量法:验证欧姆定律类比法:认知电流和电压时与水流水压比较合理猜想法:验证牛顿第一定律转化法:探究磁场规律时转化为铁屑排布重复操作法:在各实验中均存在,目的是减小误差,得到更准确的结论铁血嘟嘟2023-06-10 08:27:371
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如何区别
控制变量法:相同的米饭放置相同的时间,只是放置的环境改变了。tt白2023-06-10 08:27:373
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如何区别
对比实验中只要有一个因素影响你要研究的问题就能比较了,而控制变量法中某个量会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有关,所以在研究时要先把其它的量让它不变,只能有一个量是变化的,才能比较这个量对你所要研究的量的影响,所以这两种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上面的例子我认为还是控制变量法,因为米饭的新鲜程度要相同,所处环境温度要相同,你是假设这两个量不变的前提下,来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影响的。苏萦2023-06-10 08:27:351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之类的 它们分别在哪些实验中使用
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这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但作为中招考试以上四种方法是最常出现的,尤其是在实验题方面,这只是自己几十年来教学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韦斯特兰2023-06-10 08:27:331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代替法,理想实验法,模型法.的举些例子
控制变量法: 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等,这个方法应用最多,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转换法: 用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体; 等效替代法: 研究合力、分力;研究串、并联电阻的关系; 理想实验法: 牛顿第一定律(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真空不能传声实验; 模型法: 光线;磁感线.真颛2023-06-10 08:27:251
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适用于什么样的实验?
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适用于(两个)个因素、(两个)个以上观测变量的检验。单因素统计:单因素的盆栽试验;温室内、实验室内的实验等,应用该设计,若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各处理重复数相等,采用重复数相等的单因素资料方差分析法分析,若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各处理重复数不相等,则采用重复数不等的单因素资料方差分析法分析。扩展资料:在方差分析中,将要考察的对象的某种特征称为试验指标,影响试验指标的条件称为因素,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们可以控制的(如原材料、设备、学历、专业等因素);另一类人们无法控制的(如员工素质与机遇等因素)。下面所讨论的因素都是指可控制因素。每个因素又有若干个状态可供选择,因素可供选择的每个状态称为该因素的水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因素方差分析Chen2023-06-10 08:15:091
工具变量设计属于准实验研究方法吗
不属于。1、工具变量(英语:instrumentalvariable,简称“IV”)也称为“仪器变量”或“辅助变量”,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流行病学和相关学科中无法实现可控实验的时候,用于估计模型因果关系的方法。2、准实验设计是将真实验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水元素sl2023-06-10 08:06:491
什么是自变量,从实验者角度可分为那两种变量
自己本身会变化的量,实验者角度可分为自变量个因变量。可桃可挑2023-06-10 08:05:453
变量是阳光水份温度的实验有哪些,简单一点的注明假设,问题,等过程
1需要考虑到光照、温度、水分、微生物等等要控制单一变量(即 控制变量法)2(请问明白点......)3 只放有燃烧蜡烛的,很快火焰就熄灭,同时放有植物和蜡烛,且阳光充足的,蜡烛能持续燃烧很长一段时间再灭解释:植物在光下可以产生维持蜡烛燃烧的物质(植物产生的氧气维持了蜡烛的燃烧,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功能)4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叶绿体、二氧化碳原料是二氧化碳 ,产物是氧气和能量(ATP)应该就是这样的北营2023-06-10 08:00:171
生物实验题答题技巧 解题要点有哪些
很多初中生的生物成绩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实验题失分很严重。下面我整理了生物实验题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生物实验题怎么答 第一步:仔细阅读题目,画出关键词,弄清生物实验的原理、实验中材料的使用、实验中的变量、现象及预测实验结果等等。 第二步:确定并理解实验变量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又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比如:教材中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设计时,注意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第三步:分析实验的现象及预测的结果进行答题!注意运用准确的生物语言回答 一在生物实验设计中,学生一般在时间、温度、物质的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故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在实验步骤表述中巧用下列词语: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量的”、“相同条件下”、“适宜条件”等。 二注意避免“词不达意”。例如:有些学生描述为“分别在甲、乙两试管中加入A、B物质”,如此表达则有歧义,准确的描述应为“在甲试管中加入A物质,乙试管中加入B物质。”如果觉得以上内容不够详细,可以点击查看 初中生物答题技巧 相关文章,了解更多! 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 深刻领会生物教材实验的设计思想。做好探究性实验大题,就要认真分析教材涉及的实验,理解每一个实验的原理与目的要求,弄清材料用具的选择方法与原则。 掌握生物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深入分析实验条件、过程、现象或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严谨性和可变性,能够描述教材中经典实验的原理、目的、方法步骤、现象与结果预测及结论,为实验设计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搭建基本框架。九万里风9 2023-06-10 08:00:041
在生物实验中,什么是对照组?什么是实验组?
试验组是很复杂的,有许多的变量,须通过“控制变量法”才能进行研究。而对照组是非常简单的,几乎没有任何变量。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6-10 07:59:563
化学有一题实验题 问反应物数量为什么要一致 答案是保证催化剂数量一致 写保证实验变量单一可以吗
你的答案没有错,但是得不得分完全取决于评分标准的松紧程度以及评卷老师的心情。高考的考纲中明确指出,不会跨科目考察,因此不同科目中的不同说法一定要注意。像这个地方,生物中叫单一变量原则,物理中叫控制变量法,化学中并没有类似的概念。但是对于化学的实验题,有两个原则,具体性和准确性,题干信息有明确的暗示,能够分析出来的东西,尽量具体地写,模糊的答案很容易被扣分,例如你的这个答案很大可能是不给分的,因此有能力,就一定要具体。但是呢,如果不能分析清楚,写得模糊点,说不定评卷老师也会给几分,也比不答或者乱答好。水元素sl2023-06-10 07:59:551
物理常用实验研究方法有那些?例如等效替代法,转换法那些,最好详细解释下什么情况才是什么方法
1.放大法,比如库仑的扭称实验,卡文迪许的扭称实验,放大法的思想就是将不明显的现象放大,便于实验。2.控制变量法,控制单一变量,便于研究自变量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理想模型法,常见的理想模型如质点,当定向研究某种因素的影响时,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引用的方法。4.平衡法,如力的平衡等,平衡法在平时的练题中应该会经常用到吧5.模拟法,如假象电场线等常见的大概就是这些了吧ardim2023-06-10 07:59:491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怎么做才能表达完整.意思我都懂。就是表达不清楚。帮帮忙!!!!!!!
注意一下多次试验取平均值和防止实验偶然性的区别。前者是当有计算数值(比如伏安法测电阻)时,后者就是用10000只小白鼠和一只小白鼠的问题。余辉2023-06-10 07:59:494
高中生物实验题有哪几种形式 如何巧解高中生物实验题
经历过高考的同学都知道高中生物的得分点在哪里。很多同学在复习高中生物时喜欢将自身的复习重点放在选择题上,其实在复习高中生物时重视选择题是应该的,毕竟一道选择题有6分之多,错一道题考生就会心疼好久。但是在复习高中生物时,要将重点放在实验题上,因为实验题才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 高中生物实验题有哪几种形式? 高中生物实验题在考试中常出现的形式有一下三种: 1、观察型实验题: 一般都与教材中的实验密切相关,主要考查操作过程中的原理和技能。如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实验,包括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对标本的处理、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条件的控制等。如果没有对这些实验的亲手实践,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答案。 2、分析型实验题: 从近几年的实验试题在高考中的题型变化来看,命题人借助创设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新情境(但绝不是无根据的编实验,一般都来自编题者的实践或相关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纳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命题的重要形式之一。 3、评价与设计型实验题: 评价和设计型实验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说是一个热点,多次在不同地区的试题中出现。设计实验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教材中学习过的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原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否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所问的问题设计实验。或者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实验方案中的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部分,包括科学性、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单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结果表达、数据处理和是否能得出正确结论等。 如何巧解高中生物实验题? 再联系高中生物实验题时要着重训练这几点: 1)实验目的: 做实验题的第一步就是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这一点题目中一般都会给我们提示,诸如“研究、探究、验证、证明”等字眼后面的叙述往往就是本题将要研究的问题即本题的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做实验题的第二步,就是对应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思考实验如何应用实验原理和所给实验材料及用具去进行实验设计。 3)实验类型: 即弄清要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一般题目中说“为了研究、为了探究”等为探究性实验;“为了验证、为了证明”等为验证性实验。 4)实验变量: 确定实验变量也是做实验题的关键之一,一般来讲要依据题目所给材料用具并联系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确定实验变量,所遵循的是“单一变量”原则,另外还要注意影响本实验的一些无关变量。 5)实验器材: 这一环节在实验设计题中尤其重要,有的题目中会给出多种实验器材,考生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准确选取本实验所需的用具和材料;有的题目给的用具和材料全是该实验所必需的,考生就要考虑让这些器材全都物尽其用,而且不能自己想当然的另外添加题目中没有的用具和材料。 6)实验处理: 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对实验组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处理,在此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关于“单一变量”即实验变量,一般就是实验目的中所要研究或验证的那个因素,这一因素也就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唯一不同之处。在设置实验变量时会涉及对照组的一些无关变量处理,对照试验一般分为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等。若为相互对照,则用“等量、等浓度、适宜”等模糊的概括词表示某些无关变量的添加;若为空白对照,则用“不作处理、不加”等词语进行描述。 7)实验处理: 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对实验组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处理,在此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关于“单一变量”即实验变量,一般就是实验目的中所要研究或验证的那个因素,这一因素也就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唯一不同之处。在设置实验变量时会涉及对照组的一些无关变量处理,对照试验一般分为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等。若为相互对照,则用“等量、等浓度、适宜”等模糊的概括词表示某些无关变量的添加;若为空白对照,则用“不作处理、不加”等词语进行描述。 8)实验结论: 高考生物实验题中,要求考生“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型,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特别简单。实验结果就是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一般可以根据实验原理推导得出,或是我们以前已经做过此类实验并知道其结果, 实验结论就是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注意该结论一定要与实验目的相对应,要能对实验目的进行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讲,探究性实验的结论可以肯定实验目的也可以否定实验目的,只要结果与结论相统一就行;验证性实验只能有一个结论,并且该结论要肯定实验目的。韦斯特兰2023-06-10 07:59:471
为什么要倒入相同的烧杯中实验结论
因为要保持变量的统一所以要倒入相同的烧杯中。问题: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半杯热水和冷水,然后各滴入一滴墨水.实验结果和记录。实验结论:热水中墨水很快散开,冷水中墨水过较长时间溶解.相同点:墨水会向周围扩散不同点: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慢些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些说明,分子之间有热运动存在,分子会相互扩散;温度对热运动有影响,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扩展资料: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唯一变量而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验证唯一变量的作用。实验变量是指在实验中会发生变化的相关量,在实验中若有多个变化量,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观察,总结规律。阿啵呲嘚2023-06-10 07:59:461
动物实验中应遵循的原则
主要有一下八大原则:1、科学性原则 是指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实验的原理要科学,实验材料的选择要科学,实验的方法步骤要科学,实验的结果、结论要科学。2、对照性原则 是实验设计的最基本的原则。对照有多种形式:有空白对照(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个体发育的影响时,实验组的饲料添加甲状腺素,对照组的饲料不添加任何制剂)、条件对照(如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需要有适宜的PH值,设立过酸、过碱、接近中性实验条件,进行相互对比)、自身对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生物上进行。如观察一条雄性鲫鱼对注射雄性激素前、后的活动变化情况)、相互对照(不独立设立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之间相互对照。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对催化过氧化氢水解反应的催化活性。)、标准对照(不设立对照组,实验结果与标准值或正常值对比。如测试人体摄入500克葡萄糖80分钟后血糖浓度是否正常)。设计实验时可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加以合理选择。3、单一变量原则 是在一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反应变量,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不相同,其他的都要一样。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量唯一才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如在验证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的时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温度、PH值、所采用的试管大小、试剂多少、反应条件、溶液量等均要一致,只有一个变量,即实验组为淀粉溶液,对照组为蔗糖溶液4、等量性原则 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要全部相同,以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变量是PH值,除PH值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如温度、试管大小、添加的溶液量、试剂多少、实验时间等)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要完全相同、等量。5、可操作性原则 是指设计生物学实验时要尽量做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时间比较短,实验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在常态下可操作,具有可行性。即原理正确、实验成本低、步骤简洁、现象明显、结果准确、具可行性。6、重复性原则 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也就是要增加试验的次数,才能判断结果的可靠性。7、随机性原则 是指实验样本的抽取是在实验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它们的机会是均等的。而不要给试验增加特殊性。8、严整性原则 要使实验设计完整、无漏洞,必须要注意实验设计中的严整性。铁血嘟嘟2023-06-10 07:59:431
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时,应该按照什么原则进行(物理)
单一变量原则,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应该保证除去要探求的量之外的物理量不变而且要适宜,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实验中只改变要探求的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铁血嘟嘟2023-06-10 07:59:421
对照试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研究的实验因素之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这是什么原则?
控制变量原则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6-10 07:59:414
对照实验中什么时候填控制单一变量什么时候填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什么跟什么啊 你都搞不懂 控制变量法是很多物理实验都要用的科学方法 没有哪个实验特有的,控制变量法更多的是一个原则,即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探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的时候,可以保持力不变而改变质量来研究加速度,也可以改变力不改变质量来研究 而伏安法一般是用来测电阻的实验用到的,就是由电压表得到电压U,由电流表得到电流I,由R=U/I求出R 控制变量法很多实验都要遵循的原则,而伏安法是测电阻实验的常用方法(电阻可以热测法也可以冷测法,热测法就用伏安法,冷测法就是用欧姆表)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6-10 07:59:411
化学中有哪些探究实验采用的方法
1.控制变量法(研究单一变量对一个事件的影响) 2.假设实验法(大胆猜测,小心论证) 3.类比模型法(比如研究水分子,做成模型研究起来方便) 想起来我会再补充的陶小凡2023-06-10 07:59:401
实验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2.简便性原则。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比较简便,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时间比较短3.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步骤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一致。4.对照原则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5.平行重复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上述随机性原则虽然要求随机抽取样本,这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差,但不能消除它的全部影响。平行重复的原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引导学生探究性实验时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严谨性原则,给学生的互相评价要有正确的导向。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评价,能使学生思维快速发散,不仅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弥补知识的缺陷,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潜能,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创设条件,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本来不易掌握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为学生创设通过探究发现和提出学习过程所关注的问题的时间和空问,尽量使学生投入到自己发现问题或深化探究问题的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质疑与探究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抉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前面的实验方法去进行探索,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实验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予其自主探索的自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探究式教学将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教师要发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多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凡尘2023-06-10 07:59:391
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高中教材)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2,单一变量原则: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不同的实验组别中,只有所要研究的因素不同,影响实验的其他所有因素都相同。扩展资料: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是所有原则的前提,实验设计要合乎科学性。(2) 可行性原则:符合实验者的一般认知水平;还要满足现有的条件,具有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的可能性。(3)简便性原则:实验的材料易获得,装置简化、简单,实验药品便宜,操作简便等等。(4) 可重复性原则:一方面,减少误差,增加信度。另一方面,自己做的实验,同样的情况下,别人应该可以重复验证。(5)等量原则: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可以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的因素都应该保持一样。(6)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单一变量的前提下,通过对照,就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干扰,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陶小凡2023-06-10 07:59:381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是指自变量,即只有自变量是可以改变的,其它的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以确保因变量的变化只是由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常见的包括:空白对照 ,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标准对照 操控自变量的方法: (1)施加(做加法) 如: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组添加甲状腺激素; (2)去除(做减法) 如: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实验组进行遮光处理 ; (3)改变 实验步骤中体现无关变量的控制: ①确定分组 ②操作自变量,书写实验组 控制无关变量,书写对照组 (等量的、相同的) ③是否立即可得因变量? (相同的、适宜的条件培养、饲养) ④测量(观察)因变量,4,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保证探究中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还要设置对照组或者空白对照。,2,CarieVinne 2023-06-10 07:59:371
化学中有哪些探究实验采用的方法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控制变量法(研究单一变量对一个事件的影响)2.假设实验法(大胆猜测,小心论证)3.类比模型法(比如研究水分子,做成模型研究起来方便)铁血嘟嘟2023-06-10 07:59:313
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斐林试剂为什么要沸水浴
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斐林试剂要沸水浴的原因:实验使用的是单一变量法,所以加入碘液是环境条件要求一致,所以要把沸水降温。这个实验是把提取液中还原糖和淀粉都去掉,马铃薯里面没有淀粉酶,自身不会水解淀粉形成还原糖,而甘薯里面有淀粉酶,水解自身淀粉形成还原糖。所以A提取液里有有淀粉酶,B提取液里没有淀粉酶,这样加了等量淀粉后一个有还原糖一个没有。β-淀粉酶广泛分布与α-淀粉酶的不同点在于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葡聚糖链。主要见于高等植物中(大麦、小麦、甘薯、大豆等),但也有报告在细菌、牛乳、霉菌中存在。对于像直链淀粉那样没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淀粉酶wpBeta2023-06-10 07:5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