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无限循环小数的定义

2023-08-08 09:05:25
黑桃花

无限循环小数的定义如下:

无限循环小数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类特殊的分数,小数部分呈现出循环重复的现象。无限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循环的,也就是说,小数部分会像回文一样重复出现。例如,0.333...,0.212121...等等都是无限循环小数。

常见的数学知识

1、整数:整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小数:小数是指小数点后有若干位数字的数。

3、百分数: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以百分号表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4、比例:比例是一种数学概念,表示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5、面积:面积是指平面或曲面上的一定区域的大小。

6、周长:周长是指平面或曲线的长度。

7、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段围成的图形,具有稳定性。

8、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一种几何定理,用于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9、对数:对数是一种数学运算,用于将一个数表示为另一个数的指数形式。

10、微积分:微积分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函数的微小变化和积累变化。

学好数学的方法

1、认真听课:听老师讲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要认真听讲,理解老师的讲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

2、多做练习:数学需要大量的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3、建立知识网络:数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需要建立一个知识网络,将基本概念和公式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4、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制作笔记、画图、做题等。

5、克服困难:数学是一个有难度的学科,遇到困难时要勇于面对,可以寻求老师、同学或网上的帮助,不要放弃学习。

总之,学好数学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同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知识网络,克服困难,提高数学素养。

无限循环小数怎么表示?

1、循环节反复写两遍,后面写……2、 循环节字一遍,如果是一位或两位直接在上面打点,如果是三位或更多,就在循环节的首尾上打点
2023-08-07 19:10:068

什么是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前一个或一节数码的十进制无限小数。如2.166635.232323……等,被重复的一个或一节数码称为循环节。
2023-08-07 19:10:349

无限循环小数的概念

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出重复现前一个或一节数码的十进制无限小数。如4.1666…,55.232323…等,被重复的一个或一节数码称为循环节。
2023-08-07 19:10:545

无限循环小数就是分数吗?

对。比如三分之一。
2023-08-07 19:11:236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对吗?

循环小数就一定是无限小数,因为你想要循环数字必须是无限的,所以道理上讲,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2023-08-07 19:12:003

无限循环小数读作怎么写

4.274274…… 读作:4.274,274循环。
2023-08-07 19:12:243

什么是无限循环小数

有理数范围内做除法时,最后总可以归结为整数除以整数的问题,假定除数是n,则除法中每步所产生的余数,总是小于n的,即为:0,1,2,...,n-1。当余数为零的时候,商就是整数或者有限小数。当余数始终不为零的时候,由于余数只能是1到n-1中的数,这样或迟或早总会发生余数相同的情况。当同一个余数再次出现时,下一个循环就开始了。如此循环往复所产生的小数,就是无限循环小数
2023-08-07 19:12:476

怎样算是无限的循环小数?

(1+n)×(n/2)=n(n+1)/2
2023-08-07 19:13:022

什么是无限循环小数?

就是小数点后面的数是有规律地,循环的比如1/3=0.3333……
2023-08-07 19:13:142

无限循环小数能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吗

可以,无限小数都能进行四则运算:如我们熟知的根号2乘以根号2等于2:根号2加根号2等2倍根号2:根号6除以根号3等于根号2:根号2乘以根3等于根号6:又如半径为根2的园的面积为2丌=丌十丌;至于无限循环小数在不涉及进位时相加相减依照竖式数位对齐的法则进行计算其结果正确性易见,乘除法因涉及进位要复杂一些,但仍可进行。总之实数对四则运算封闭(除数不为0)这是实数系的一个基本运算性质。
2023-08-07 19:13:458

无限循环小数怎么判断?

是的.无穷无尽
2023-08-07 19:14:108

无限循环小数如何化成分数

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1.把0.232323... 化成分数 。设X=0.232323...因为0.232323... == 0.23 + 0.002323...所以 X = 0.23 + 0.01X解得:X = 23/992.把0.1234123412341234...化成分数 。解:设X=0.1234123412341234...因为0.1234123412341234... == 0.1234 + 0.000012341234...所以X = 0.1234 + 0.0001X解得:X = 1234/99993.把0.56787878...化成分数,因为0.56787878...= 0.56 + 0.01 * 0.787878...所以设X=0.787878...则X=0.78 + 0.01X所以X = 78/99所以原小数0.56787878...=0.56+ 0.01X = 0.56 + 0.078/99 = 2811/4950其它无限循环小数,请仿照上述例题去作。
2023-08-07 19:14:271

无限循环符号是什么?

在循环节的首末数字正上方加实心点。无限循环符号如下:一、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二、无限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三、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无限符号(∞),无穷或无限,即“没有边界”的意思。它在神学、哲学、数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概念。通常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并不涉及它的更加技术层面的定义。在数学中,有两个偶尔会用到的无限符号的等式,即:∞=∞+1,∞=∞×1。某一正数值表示无限大的一种公式,没有具体数字,但是正无穷表示比任何一个数字都大的数值。 符号为+∞,同理负无穷的符号式-∞。
2023-08-07 19:14:341

循环小数怎么写

循环小数的话,其实算到循环结就可以了,你写的时候只要写一个循环节就可以了,具体到几位的话,这个每个循环节不一样。拓展资料一、循环小数与循环节1.若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则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如: 3. 577....... 0. 28571428574.....5.656........2.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二、纯循环小数与混循环小数我们根据循环节从小数部分开始位数的不同,把循环小数分成两大类:第一-类: 0. 285714285714.....5.656......第二类: 3.57.....0.2266666.6.....像第一类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 -位开始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像第二类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 位开始的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三、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如: 0. 53333 ; 2. 671671。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四、循环小数的书写格式一般记法:写出两个循环节,其后加上省略号。简便记法: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一一个循环节,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的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如: 3. 57....记做: 3.57. 0. 28571428571.....记做: 0.285714
2023-08-07 19:14:591

无限循环小数怎么表示 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

1、比如3.33333333333333333333.........表示3.3,第二个3上加一点。 2、无限循环小数: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出重复现前一个或一节数码的十进制无限小数。如2.1666…、35.232323…等,被重复的一个或一节数码称为循环节。 3、无限不循环小数:有些小数虽然也是无限的但不循环。无理数不像循环小数每个数字是重复的,但也属于无限小数。
2023-08-07 19:15:431

无限循环小数用百分比怎么表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再报小数点往右移2次,价格百分号如9.33333333333333(3循环)就变为933.3%
2023-08-07 19:15:542

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2、无限小数:指经计算化为小数后,小数部分无穷尽,不能整除的数。二、特点不同1、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会有循环节(循环点),并且可以化为分数。2、无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为无限小数。三、分类不同1、循环小数:化为分数后,可分为纯循环小数、混循环。2、无限小数: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而无限小数又分无限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两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循环小数百度百科-无限小数
2023-08-07 19:16:411

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吗?

无限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
2023-08-07 19:17:392

如何化简无限循环小数?

1、看是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做分母;2、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后作分子;3、能约分的要约分如:0.25二位小数——在1后面添2个0做分母(就是100)——把0.25去掉小数点做分子(就是25)——分数就是100分之125——约分后是4分之1扩展资料小数化分数:1、有限小数化成分数:分母的首位数是1后面是0,0的个数与小数位数的个数相同,分子是把有限小数取作整数,把小数点右边的数看作整数作为分子,但不包括小数点右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0,能约分的要化简。2、带小数(混小数)化成分数:将2.18化成分数,解:因为2.18=2+0.18,所以,2.18=2+0.18=2+(18/100)=2+(9/50)=109/50,把3.1415化成分数,∵3.1415=3+0.1415,∴3.1415=3+(1415/10000)=3+(283/2000)=6283/2000,等等以此类推,能约分的一定要化简;3、负小数化成分数其法则、方法与以上相同:˙186˙=-186/999=-62/333,-0.0˙87˙=-87/990=-29/330,-0.5678=-5678/10000=-2839/5000,等等依次类推,能约分的一定要化为最简分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2023-08-07 19:17:541

有无限循环小数吗??如果有,请告诉我定义

10/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就是无限的循环下去
2023-08-07 19:18:082

循环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吗?

对的对。另外,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对!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包括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所以有理数
2023-08-07 19:18:172

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吗?

这条问题的解答应该是是有理数如果认同回答请点个赞,谢谢
2023-08-07 19:18:373

除了圆周律还有哪些无限 循环小数

1/3 等
2023-08-07 19:18:453

生活中的循环小数有哪些???

0.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没完
2023-08-07 19:18:558

无限循环小数如何化简

无限循环小数如何化简我来答共1条回答爱我家菜菜LV.182017-11-22这样想:(1)循环小数分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2)纯循环小数的化法是如,0.ab(ab循环)=(ab/99),最后化简.举例如下:0.3(3循环)=3/9=1/3;0.7(7循环)=7/9;0.81(81循环)=81/99=9/11;1.206(206循环)=1又206/999.(3)混循环小数的化法是:如,0.abc(bc循环)=(abc-a)/990.最后化简.举例如下:0.51(1循环)=(51-5)/90=46/90=23/45;0.2954(54循环)=(2954-29)/9900=13/44;1.4189(189循环)=1又(4189-4)/9990=1又4185/9990=1又31/74.
2023-08-07 19:19:302

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或者拿图。

无限循环小数可表示为分数(p/q)的形式,其中p,q为整数;即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如1/3=0.3333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根号2、根号3,如e=2.718281828...,π=3.1415926...;都不能表示为分数的形式。
2023-08-07 19:19:521

循环节最长的无限循环小数是什么

a
2023-08-07 19:20:023

是否任何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为分数

是的,都可化为分数。
2023-08-07 19:20:243

什么叫做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无限循环小数 和无线不循环小数 像3.14159......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0.333333....就是无限循环小数
2023-08-07 19:20:363

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区别?

无限小数指经计算化为小数后,小数部分无穷尽,不能整除的数。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无限小数范围大于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包含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小数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即使出现循环,也不能叫有限循环小数。也就是说,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实数是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的,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它们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023-08-07 19:20:521

把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公式

一、纯循环小数化分数 纯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化成分数,这个分数的分子是一个循环节表示的数,分母各位上的数都是9。9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同。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混循环小数化分数 一个混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化成分数,这个分数的分子是第二个循环节以前的小数部分组成的数与小数部分中不循环部分组成的数的差。分母的头几位数是9,末几位是0。9的个数与循环节中的位数相同,0的个数与不循环部分的位数相同。 http://www.aoshu.cn/Article_D/2004-04/332861814664653.htm
2023-08-07 19:21:124

无限循环小数能否直接加减

例如:1/3=0.3333333333333...,2/3=0.6666666666666...,1/3+1/3=2/3
2023-08-07 19:21:253

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一样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1、定义不同: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无限小数:指经计算化为小数后,小数部分无穷尽,不能整除的数。2、范围不同:无限小数范围大于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包含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有什么区别区别:1、无限小数的范围理更广大:无限小数包括循环小数(即无限循环小数),也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只是一种类型的无限小数。2、循环小数有循环节,可以用小数和循环节准确表示;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用小数准确表示(小数表示的是近似值),只能用分数表示准确值。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1、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2、无限小数包含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3、小数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有份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循环的呢,会出现有规律的重复,比如0.321321321321321……一直321下去,不循环的呢,就是没规律但是没完没了比如π的值。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区别一、性质不同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版数字依次重复权出现的无限小数。2、无限小数:指经计算化为小数后,小数部分无穷尽,不能整除的数。3、有限小数:有限小数是两个数相除,如果得不到整商,除到小数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的一种小数。二、特点不同1、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会有循环节(循环点),并且可以化为分数。2、无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无限小数。3、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三、分类不同1、循环小数:化为分数后,可分为纯循环小数、混循环。2、无限小数: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而无限小数又分无限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两类。
2023-08-07 19:21:454

无限循环小数分为几种

1、无限循环小数分为纯循环和混循环,纯循环是从十分位为循环的那个头的循环小数,混循环不是从十分位为循环的那个头的循环小数。2、循环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在数的分类中,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可以判定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因为定义也是判定)。3、将纯循环小数改写成分数,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组成的数;分母各位数字都是9,9的个数与循环节中的数字的个数相同。更多关于无限循环小数分为几种,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1c87c8161611088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07 19:21:521

如何将无限循环小数0.1666666......写成分数的形式?

0.1666666......=1/6
2023-08-07 19:11:497

把无限循环小数0.6转化为分数

三分之二,,,,,,
2023-08-07 19:12:073

朱元璋称宋濂为明代什么

开国文臣之首
2023-08-07 19:12:082

请介绍一下宋濂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 *** ,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
2023-08-07 19:12:161

浙西四贤的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县(浙江金华市)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学士全集》、《孝经新说》等。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2023-08-07 19:12:231

监视大人宋谦是什么人

法官
2023-08-07 19:12:382

宋濂他有什麼成就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朝文学家,著有《宋学士文集》。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时已改宁越府,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 宋濂题跋像[3]濂及叶仪为《五经》师。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太祖御端门,口释黄石公《三略》。濂曰:“《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毕具,愿留意讲明之。”已,论赏赉,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太祖悉称善。乙巳三月,乞归省。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孝友敬恭、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寻丁父忧。服除,召还。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明年二月,儒士欧阳佑等采故元元统以后事迹还朝,仍命濂等续修,六越月再成,赐金帛。是月,以失朝参,降编修。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甘露屡降,帝问灾祥之故。对曰:“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皇从子文正得罪,濂曰:“文正固当死,陛下体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帝称善者良久。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庑壁。顷之御西庑,诸大臣皆在,帝指《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敝,然后严刑督之。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问三代历数及封疆广狭,既备陈之,复曰:“三代治天下以仁义,故多历年所。”又问:“三代以上,所读何书?”对曰:“上古载籍未立,人不专讲诵。君人者兼治教之责,率以躬行,则众自化。”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帝忻然曰:“卿可谓善陈矣。”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 六年七月迁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赞善大夫。命与詹同、乐韶凤修日历,又与吴伯宗等修宝训。九月定散官资阶,给濂中顺大夫,欲任以政事。辞曰:“臣无他长,待罪禁近足矣。”帝益重之。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帝得舆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处言之。太子以示濂,因历历举陈,随事进说,甚有规益。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濂不能饮,帝尝强之至三觞,行不成步。帝大欢乐。御制《楚辞》一章,命词臣赋《醉学士诗》。又尝调甘露于汤,手酌以饮濂曰:“此能愈疾延年,愿与卿共之。”又诏太子赐濂良马,复为制《白马歌》一章,亦命侍臣和焉。其宠待如此。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问濂年几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濂顿首谢。又明年,来朝。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弘治九年,四川巡抚马俊奏:“濂真儒翊运,述作可师,黼黻多功,辅导著绩。久死远戍,幽壤沉沦,乞加恤录。”下礼部议,复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谥文宪。 仲子璲最知名,字仲珩,善诗,尤工书法。洪武九年,以濂故,召为中书舍人。其兄子慎亦为仪礼序班。帝数试璲与慎,并教诫之。笑语濂曰:“卿为朕教太子诸王,朕亦教卿子孙矣。”濂行步艰,帝必命璲、慎扶掖之。祖孙父子,共官内庭,众以为荣。慎坐罪,璲亦连坐,并死,家属悉徙茂州。建文帝即位,追念濂兴宗旧学,召璲子怿官翰林。永乐十年,濂孙坐奸党郑公智外亲,诏特宥之。
2023-08-07 19:12:462

宋濂是谁?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祖居浙江金华,明初著名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有《宋学士全集》、《孝经新说》等。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诱惑。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在《文原》一文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亦在哪里。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经之文”。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送东阳马生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动人。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宋濂是明朝文化规制的主要设计者,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他年轻时曾入郡学师从闻人梦吉,学习《春秋》三传,又师事浙东理学家、古文家吴莱,并游学于柳贯、黄溍、郑复初之门。其师门学术乃是朱熹、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一脉之传,他本人则有志继承东莱吕祖谦的婺学。在宋濂身上,存在着理学家和文学家的两重文化性格,他的文学思想接郝经、刘将孙余绪,倡天道、事功、文章三位一体,其文学本体论延续着理学“文道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表现在编修《元史》时,就是将儒林与文苑合而为一。他在《文原》中既强调文是道的显现,又把文分为载道之文与纪事之文,认为“纪事之文,当本之司马迁、班固,而载道之文,舍六籍吾将焉从?”以六经为标准衡评古代作家,有时就显出偏狭的态度来。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夫自孟氏既殁,世不复有文,贾长沙、董江都、太史迁得其皮肤,韩吏部、欧阳少师得其骨骼,舂陵、河南、横渠、考亭五夫子得其心髓。观五夫子之所著,妙斡造化而弗迷,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斯文也,非宋之文也,唐虞三代之文也;非唐虞三代之文也,六经之文也”。这显然是站在理学家的立场上,并自觉配合朱元璋“独尊宋儒”的文化政策。宋濂的文学创作道路,可以至正二十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作品多以逃避世乱、歌颂隐逸为基调,后期他写了许多庙堂典册文字和元勋巨卿的碑铭传状,为同辈文人及四方学者所推重。他的庙堂文学虽表现出儒家的进取精神,但不少文章是出于应酬、颂圣的需要,宏丽典则的形式掩盖了内在活力的枯窘。宋濂是其后兴起的“台阁体”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文论中为“台阁体”开了理论先河,其《汪右丞诗集序》把文章分为台阁与山林两大体派,其中尊台阁而贬山林的意向是十分鲜明的。宋濂雍容静穆的庙堂文章也为“台阁体”提供了创作范本,如《阅江楼记》本着体会圣意的旨趣,设想天子登楼的种种遐想,赞叹朱元璋的“致治之思”。后来三杨的台阁之文就导源于这样的应制文章。真正显示宋濂的文学才华和创造精神的文章不是他的庙堂之文,而是其自由选材、有感而作的传记文。其代表作是记述浦阳历史名人的《浦阳人物记》和为婺州先贤立传的《杂传九首》及其他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传记。这些传记能抓住特征性细节,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缺点是有时稍嫌冗芜。如《白牛生传》是宋濂的自传,作者为自己写形传神,揭示了自己的精神面貌: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生趣干短小,细目而疏髯。性多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怠,存诸心、著诸书六经,与人言亦六经。或厌其繁,生曰:“吾舍此不学也,六经其曜灵乎!一日无之,则冥冥夜行矣”。《王冕传》以晓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元末遭时不偶的“狂士”,一个先知先觉的奇才,一个藏器待时的诸葛亮式的隐者。可以说,王冕的身上也叠印着宋濂的自我写照。开头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生动的表现了王冕异乎寻常的好学精神: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王冕传》奇中见朴,怪而不诞,突显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的情操。宋濂的各种应用性散文往往各具特点,冲破了碑铭章奏的范围。如《蜀墅塘记》、《天台广济桥记》、《金溪县义渡记》等,记经验,说作法,有技术措施,有管理手段,颇有新闻性。他的序文文辞简练古奥,具有纯熟的语言技巧,是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如《桃花涧修禊诗序》写三月上巳日与友人游览桃花涧,修禊于涧滨。遣词造语既富丽又简洁,文章结构既层次分明又浑然天成。他的《送东阳马生序》叙述自己早年求学的经历,明白晓畅,序次得法,富有教育意义。
2023-08-07 19:12:521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吗?

可以。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既然是有理数就可以化成分数。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小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限小数,一类是无限小数.而无限小数又分为两类: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都可以表示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很容易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它是不能转化成分数的.但无限循环小数却可以化成分数。
2023-08-07 19:11:281

将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0.456121212……=(45612-456)/99000=45156/99000=3763/8250
2023-08-07 19:11:213

如何将无限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

1、解方程法纯循环小数例:0.1111…… 1的循环,我们可以设此小数为x,可得:10x-x=1.1111……-0.1111……9x=1X=1/9例:0.999999.......=1设x=0.9999999......10x-x=9.999999.....-0.999999.....9x=9x=1关于这方面,还可以运用极限的知识加以证明2、套公式法混循环例:把混循环小数0.228˙化为分数:解:0.228˙=[(228/1000)+8/9000)]=228/(900+100)+8/9000=[(228/900)-(228/9000)]+(8/9000)=(228/900)+[(8/9000)-(228/9000)]=(228/900)-(22/900)=(228-22)/900=206/900=103/450。3、纯循环小数将纯循环小数改写成分数,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组成的数;分母各位数字都是9,9的个数与循环节中的数字的个数相同.例如:0.111...=1/9、0.12341234...=1234/999
2023-08-07 19:11:021

明初三杰的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章溢、宋濂、叶琛并称为四先生。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尤其是他向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升提出,非伯温也)的九字方针极为经典,后来在新中国的外交关系维护中被毛泽东使用的出神入化。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2023-08-07 19:10:491

无限循环小数怎么化分数?

1、看是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做分母。2、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后作分子。3、能约分的要约分。如:0.25二位小数——在1后面添2个0做分母(就是100)——把0.25去掉小数点做分子(就是25)——分数就是100分之125——约分后是4分之1有限小数化成分数:分母的首位数是1后面是0,0的个数与小数位数的个数相同,分子是把有限小数取作整数,把小数点右边的数看作整数作为分子,但不包括小数点右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0,能约分的要化简,譬如:将0.678化为分数,即678/1000=339/500,0.1681=1681/10000,0.087=87/1000,0.0078=78/10000=39/5000,...;带小数(混小数)化成分数:譬如:将2.18化成分数,解:因为2.18=2+0.18,所以,2.18=2+0.18=2+(18/100)=2+(9/50)=109/50,把3.1415化成分数,∵3.1415=3+0.1415,∴3.1415=3+(1415/10000)=3+(283/2000)=6283/2000,等等以此类推,能约分的一定要化简;负小数化成分数其法则、方法与以上相同:譬如:-0. ˙186˙=-186/999=-62/333,-0.0˙87˙=-87/990=-29/330,-0.5678=-5678/10000=-2839/5000,等等依次类推,能约分的一定要化为最简分数。扩展资料小数化分数:1、有限小数化成分数:分母的首位数是1后面是0,0的个数与小数位数的个数相同,分子是把有限小数取作整数,把小数点右边的数看作整数作为分子,但不包括小数点右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0,能约分的要化简。2、带小数(混小数)化成分数:将2.18化成分数,解:因为2.18=2+0.18,所以,2.18=2+0.18=2+(18/100)=2+(9/50)=109/50,把3.1415化成分数,∵3.1415=3+0.1415,∴3.1415=3+(1415/10000)=3+(283/2000)=6283/2000,等等以此类推,能约分的一定要化简;3、负小数化成分数其法则、方法与以上相同:˙186˙=-186/999=-62/333,-0.0˙87˙=-87/990=-29/330,-0.5678=-5678/10000=-2839/5000,等等依次类推,能约分的一定要化为最简分数。参考资料: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的百度百科
2023-08-07 19:10:431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宋濂简介,宋濂怎么读音

人物生平 英敏强记 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因与其祖父同日生,故名为寿,后改名濂。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至宋濂时才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因其母怀孕仅满七月而生宋濂,故宋濂幼时多病。为人聪明、记忆力强,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玫龋精通《五经》。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因危素等举荐,顺帝召宋濂为翰林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 *** 。至正十年(1350年),入仙华山为道士,实则入山著书。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月四日,入小龙门山著书。 教授太子 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朱元璋军队攻取睦州,宋濂遣家人入诸暨勾无山,但他自己留下未同行。十一月,郡守王显宗以“五经”师聘,宋濂推辞。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朱元璋命升任知府的王显宗在郡中设学堂,召宋濂为婺州郡学《五经》师。 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七月,宋濂被任命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十月,奉命为朱元璋子朱标教授“五经”,后又参与修撰起居注。 至正二三十年(1363年)五月,朱元璋建礼贤馆,宋濂等人均在馆中。 主修元史 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命宋濂及王t为总裁官。 洪武二年(1369年),宋濂赴诏修《元史》,至二月开修,宋濂、王t为总裁。六月,除任翰林院学士、中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同年八月,《元史》书成,宋濂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 洪武三年(1370年),因欧阳佑等儒士采得元朝事迹还朝,朱元璋遂于二月初六开局续修《元史》,仍命宋濂及王t为总裁,至七月一日,全书告成。七月,因失朝被降职为翰林编修。 国初名儒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宋濂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却因祭祀孔子未按时呈上奏章,于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 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宋濂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十二月,升任太子赞善大夫。 同年,甘露屡降,朱元璋问宋濂这样的天象是什么预兆,宋濂以《春秋故事》告诉朱元璋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犯了罪,宋濂为朱文正求情,说可以将朱文正贬到边远地方,不宜治死罪。 朱元璋问宋濂作为帝王,应该读什么书为主,宋濂推荐给朱元璋《大学衍义》,朱元璋于是命将书中内容贴在宫殿两边墙壁之上,召集大臣,让宋濂给大臣讲《大学衍义》中的内容。 洪武六年(1373年)二月,朱元璋召四方儒士张唯、王辉等数十人,将他们都任命为翰林编修,以宋濂为其师。七月三十日,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八月十六日,与詹同同任总裁,奉命修《大明日历》,九月开馆,至次年五月修成,又辑其中五卷为《皇明宝训》。同年九月,朱元璋为散官分阶定俸,任命宋濂为中顺大夫,命他参中书大政,宋濂婉辞。 洪武七年(1374年)十一月一日,朱元璋命宋濂等考定丧礼服制。 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宋濂跟随太子朱标及诸位讲武中都。 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十日,朱元璋命宋濂与朱右等定王国所用礼。六月,除任翰林学士承旨,其余兼官如故。 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亲自饯行,并命宋濂之孙宋慎送其回家。宋濂以头叩地辞谢,并约定说:“臣没死之前,请允许臣每年来宫内觐见陛下一次。”回乡后,宋濂每年乘着帝庆节的机会如约进京陛见。 老而罹祸 洪武十三年(1380年),宋慎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导致宋濂一家遭祸,宋慎与宋濂其次子宋j都坐法死,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力保,才得免一死,徙至四川茂州安置。 卒于徙途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宋濂因病逝于夔州(今重庆奉节),享年七十二岁。临终时,正坐敛手而逝,当时夔州的官员都前来赠赙哭祭。知事叶以从将宋濂葬于莲花山下。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将宋濂转葬华阳城东。明宪宗成化(1465—1487年)年间,蜀王朱申凿曾至宋濂墓前祭拜。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因四川巡抚马俊为宋濂上奏申诉,孝宗经礼部商议后下诏恢复宋濂的官职,每年春秋两季在其所葬之地举行祭祀。 明武宗正德年间(1491年—1521年),宋濂获追谥为“文宪”。 人物成就 思想 宋濂对于佛、道二氏,尤其对于佛教典籍,也曾潜心研究,并多所汲取。在天道自然观方面,他借用医家与早期道家所使用过的“气母”即“气者生之母”的说法,认为宇宙的升降运动和四季庶物的欣荣藏息,是“气母”即“元气”运行的缘故。这种“气母”或“元气”,“其出无根,其人无门”,无涯无际,人们虽不能觉察它,但它确实存在。宋濂认为,理,亦即天地之心,是绝对的,它通过元气而致有万物和运动。自然界所以充满生机,就是因为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心”通过元气在起作用。他认为,求道问学,修养道德,就在于体认和获得这个“天地之心”,而使“吾心”能够“冲然”、“渊然”、“浑然”、“凝然”、“充然”。苟能如此,人便能与天地并运,与日月并明,与四时并行,于是便实现了“君子之道”。而人所以能体认“天地之心”,则是因为“吾心”本具“太极”,它无大不包,无小不涵,因而能与天地之“太极”感应而“桴鼓”相应,所谓体认“天地之心”,原不过为发抒“吾心”本有的“天地之心”而已。六经的实质就是记录“吾心”所具之理,故六经与“心”同样具有绝对性,“心之为经,经之为心”,如形影不可分离。此种态度,反映了金华朱学重经史的传统。 对于“吾身之心”,宋濂称之为天下“至宝”,因而人“心中自有圣人”,不劳外慕,关键在于如何去“识心”、“明心”。而“识心”、“明心”的方法则为不断克除“人伪”,做到“存心”。克除“人伪”之法又在于学,学的内容就是记录圣人之心的六经。同时,宋濂也曾谈到格物致知,但未论述其具体的方法、步骤,而更热心于倡导佛教破二边的不二法门,以佛教为“人道之门”。因而宋濂之学兼有朱学、陆学的特点,并受佛学的影响。其学说为元代开始的朱陆合流到明中期王学出现之间思想嬗变的环节之一。 文学 一代文宗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刘基赞其“当今文章第一”。纪传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均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写景如《桃花涧修契诗序》、《环翠亭记》,简洁清秀,迈似欧阳修。 宋濂因身居显位,又逢明初开国盛世,其文风淳厚飘逸,文章中较多颂扬封建统治、宣传封建道德的内容。有些文章如《阅江楼记》,虽情景畅达,但颇为粉饰之辞所累。宋濂此类文章,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此外,宋濂因受佛、道影响,部分作品亦有消沉、感伤情绪。他的文名远播国外,洪武(1368年—1398年)年间,高丽、日本、安南等国使节曾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 个人作品 宋濂著作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诸子辩》、《龙门子凝道记》二十四篇、《潜溪内外集》三十卷、《銮坡集》二十五卷、《萝山吟稿》二卷、《浦阳人物记》二卷、《翰苑集》四十卷、《芝园集》四十五卷、《洪武圣政记》二卷、《朝京稿》五卷等。还著有《篇海类编》20卷,《洪武正韵》16卷。他曾主编《元史》210卷。除《洪武圣政记》一向单行及《元史》集体所撰外,其它作品后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其中《送东阳马生序》收录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单元。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史学 宋濂有史才,曾主持编纂《元史》210卷,王t将其与司马迁相比,四方学者称其为太史公。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掩盖了史学成就,据说他青年学习《春秋三传》时,就擅长记忆历史年代;成年后,也喜欢创作人物传记、行状墓志。他在《洪武圣政记》中,改变之前“以古为鉴”来劝谏君主的方法,创造了“以今为鉴”的劝谏方法,他是“以今为鉴”的“资鉴派”,《洪武圣政记》及他的另一部著作《浦阳人物记》,对于有明一代的史学颇有影响。但宋濂的史学只是他借以宣扬经学的工具,虽然从事历史著述却不想以此名世,宋濂的在《元史》中的创作也不能与其散文、寓言等作品相比。 历史评价 张继之:是子天分非凡,当令从名师,即有成尔。 陈旅:辞韵沉郁,体裁简严。 欧阳玄:气韵沉雄,如淮阴(韩信)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翩然骞举,不沾尘土;辞调尔雅,如殷彝周鼎,龙文漫灭,古意独存;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才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于斯? 柳贯:吾邦文献,浙东为盛,吾老矣,不足负荷此事,后来继者,所望惟景濂耳。 杨维祯:①入青萝山中,不下书屋若干年。得郑氏所蓄书数万卷,无不尽阅,阅无不尽记,著书凡千万言,文师性,性师道,道师先圣先王,未尝以某代家数为吾文之宗,某人格律为吾文之体。②文浩博渊,深声铿蔚,如春江之涛,漫无涯澹如平沙漫漫,铁骑数万,纵横驰逐,不可控c,如武库一开,千珍万宝,光采烂然,如寻河源,至于底柱,至于龙门,至于积石,至于昆仑,不得不止焉。 王t:①旷不简饬,宾客不至,累日不整冠,或携友生,方羊梅花闲索笑竟日,或独卧长林,下看晴雪堕松顶岭云,出没岩扉闲悠然,自乐世俗生产作业,皆不暇顾其为人与文如此。②吾观宋太史以文章擅名,今世其才气殆前无古人,使其生迁(司马迁)时,与之相颉颃,不知其孰先后矣。而其足迹未尝逾乡里,岂世之称迁者不足信耶?迁生龙门,而景濂亦着书龙门山,其所着书与迁e六经异传,整齐百家S语,以成一家之言何异?然迁谓自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后至其身亦五百岁,自待太重,亦见其不知量矣。若景濂立言谦谦焉,未始以自高,此又其所异耶? 朱元璋:①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②浙东人才,惟卿与王t耳。才思之雄,卿不如t;学部之博,t不如卿。③纯臣哉尔濂!今四夷皆知卿名,卿自爱! 陶安: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及宋濂,治民之才不及章溢、叶琛。 刘基:①宋濂(文)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又其次张孟兼。②文主六经,奴百氏。驰骋之余,取老佛语,资嬉剧譬,犹饭粱肉而茹苦茶、饮茗汁。 徐尊生:南都有博学士两人,曾以舌为笔,宋以笔为舌,实相俪也。 方孝孺:公之量可以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公之识可以鉴一世,而举世不能知公之为人。道可以陶冶造化,而不获终于正寝。德可以涵濡万类,而不获盖其后昆。公之所能者,皆众人之所难勉,而未尝自以为足。其所遇者,皆众人之所难处,则快然委命,而不置乎休戚。此公所以跨越前古,拔⒊伦,控宇宙而独立,后天地而长存者乎? 朱瞻基: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沈、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有重名。 彭韶:春日载阳,列宿繁张。江流汤汤,是为先生。德容之粹,文名之高。学问之长,御敌辅夏。正我纲常,功在万世。其曷敢忘? 马俊:濂真儒翊运,述作可师,黼黻多功,辅导著绩。 廖道南: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若景濂者,非天启之以翊初运者乎? 唐枢:少慕古人之学,研究经史,析理精微,而泛滥于百家言,悉得其旨要。乃发而为文,雄丽温雅,浩然不息。元末避乱龙门山,太祖征至,甚眷之。命司制作一代典章文物,承旨挥次,皆傅。后大纪述,天下无贤愚,识不识企之。日本得《潜溪集》,刻板国中。高丽、安南使购公文,不啻拱壁。公坦重任真,不忤物,为人绐亦不较。 王世贞:①文章之最达者,则无过宋文宪濂、杨文贞士奇、李文正东阳、王文成守仁。宋庀材甚博,持议颇当,第以敷腴朗畅为主,而乏裁剪之功,体流沿而不返,词枝蔓而不修,此其短也。若乃机轴,则自出耳。②宋景濂如酒池肉林,直是丰饶,而寡芍药之和。③文名家者,无过宋学士景濂王待制子充。景濂致仕後,以孙慎诖误,一子一孙大辟,流窜蜀道而死。子充出使云南,为元孽所杀,归骨无地。呜呼!士生於斯,亦不幸哉!④宋文宪以宿儒佐英主,司礼乐制作之柄,其高文大册毯D冢即近而九重,远而四夷,亡能舍公笔弗请者。…文宪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体裁无所不晓,顾其⒁缘洌易宏丽,以详明易遒简,发之而欲意之必罄,言之而欲人之必晓,以故不能预执后人之权而时时见夺。⑤二君名雄虎观,价重鸡林,黼黻皇猷,明昌治藻,一时文字之显,未G厥敌,初不以诗名,然亦严整妥切,文不太过之,宋有子珩,翰词隽发,泛驾之才,汗血便陨,荐绅悲悯之矣。 李贽:余观上之曲宴公,尝叹曰:“纯臣哉尔濂!今四夷皆知卿名,卿自爱!”呜呼,危哉斯叹!芒刺真若在背,而公又尚不知,何也?已告老而归,仍请岁岁入朝,欲以醉学士而奉鱼水,此其意不过为子孙宗族世世光宠计耳,爱子孙之念太殷也。孙慎估势作威,坐法自累,则公实累之矣;且并累公,则亦公之自累,非孙慎能累公也。使既归而即杜门作浦江叟,不令一人隶于仕籍,孙辈亦何由而犯法乎?盖公徒知温室之树不可对,而不知杀身之祸固隐于鱼水而不在于温树也。俗儒亦知止足之戒,徒守古语以为法程,七十余岁,死葬夔峡,哀哉! 项笃寿:宋公隐居龙川,究天人之蕴,i濂洛之宗。博综丘坟,考盘饮泌,终其身不悔矣。一旦当缔构之运,遭龙虎之期,乃始敷阐大猷,赞襄休治,优游禁近,非尧舜之道不陈,非汤武之事不道。讽不失正语,必施行,卒之润色鸿业,使礼乐文章炳与三代同风,焯乎称伟烈矣!迹其褒许隆重,宠冠群臣,不为不遇,而知几秉哲,勇退急流,即大雅君子何可得过?乃竟罹诖误摈死遐陬生鲜剖符之荣死歉首丘之愿,天之未定,顾不信耶? 屠隆:罗修撰伦、罗文恭洪先、吴处士与弼、陈征君 *** 明德范俗,隐操轶尘,峨眉姑射,然清远。至宋龙门濂博洽菀、高太史启雄浑清苍、王义乌华赡高朗、解学士缙峭厉迅快蔚。 谈迁:噫,先生攻苦如此!读一过,寸阴勤渠,凛凛在目。 焦f:①濂在朝久,若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祀典,朝享、宴庆、礼乐、律历、衣冠之制,四夷朝贡赏赉之仪,及勋臣名卿焯德耀功之文,承上旨意,论次纪述,咸可传于后也。②高帝以宋濂为翰林学士,令总修元史。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濂通练故事,笔其纲领及传纪之大者,同列敛手而已。逾年书成,濂之功居多。 何乔远:一时翰墨知遇之臣,无过宋濂学士,濂远沿元季靡缛之遗习,近承圣主不棘不艰之明,旨蔚然而森列浩乎,其平夷不亦宜乎。 王夫之:宋濂中华之士,与闻君子之教,佐兴王以复中华者也,非有崔浩族诛之恐。而修蒙古之史,隐其恶,扬其美,其兴也,若列之汉、唐、宋开国之君而有余休;其亡也,则若无罪于天下而不幸以亡也。锸烦桑而天下之直道永绝于人心矣。濂其能无于浩乎?浩以赤族而不恤,濂以曲徇虞集、危素而为蒙古掩其腥秽,使后王无所惩以厚其防,后人无所魏以洁其身。人之度量相越,有如此哉!后之作者,虽欲正之,无征而正之,濂之罪,延于终古矣。 艾南英:昭代文人,首推刘文成、宋文宪、王忠文,不独帷幄谋略,开历无疆。即文章一节亦遂为当代之冠。 张王治:如金华宋文宪先生为胜,国初一代文章之冠。 林时对:夫以刘伯温之瑰奇、宋景濂之温醇、解大绅之豪爽、曾子ぶ英迈、高季迪启之超脱、李宾之东阳之浩瀚、王守溪鏊之简严、王敬夫九思之高迈、崔仲凫铣之修洁、吴匏庵宽之纯粹、丘仲深浚之博雅、程篁墩敏政之典核、杨用修慎之奥衍、王槐野维桢之简练、康德涵海之雄骏、廖鸣吾道南之富有,此权自在,要之化境尚隔一间耳。 张廷玉:①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②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③太祖既下集庆,所至收揽豪隽,征聘名贤,一时韬光韫德之士幡然就道。若四先生者,尤为杰出。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 纪昀: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 轶事典故 宋和尚 宋濂精于释老之学,而僧人宗泐精于儒学,朱元璋每每称道:“泐秀才,宋和尚。” 性格慎密 宋景濂性格慎密,在宫中问对的话,绝对不会告诉别人。应制的作品,也将其草稿删毁。曾在居室的墙壁上写“温树”二字,有人向他问及宫内之事,他指二字来给他们看。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陈说事情,质朴无隐,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也一一回答。曾经说:“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他吗?”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以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他的诚实。宋濂常常告诫子孙说:“陛下的恩德就像天地一样,要怎样回报呢?只有做到诚敬忠勤,才稍微可以贡献出万分之一罢了。” 朱元璋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缒切┖玫拇蟪妓邓怠V煸璋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会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曾上奏章一万多字。朱元璋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朱元璋询问宋濂的意见,他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朱元璋查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朕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清廉高风 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君子把这句话当成名言。权贵如果是宋濂不喜欢的那个人,即使拿一满袋子黄金,只要谈论中有一点矛盾,即使把钱送给宋濂,他也不接受。日本使臣奉旨向宋濂求文章,把一百两黄金送给他,宋濂推辞而不接受。朱元璋问他这件事,宋濂回答说:“天朝的侍臣却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不是维护国体的做法。” 米上书字 宋濂视力很好,能在一粒米上写“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 家族成员
2023-08-07 19:10:421

拙庵记宋濂翻译

拙庵记宋濂翻译如下:京口人徐德敬,住在京城,生活在一间居室,不用白土粉刷也不装饰房屋,只能够抵御风雨罢了,居室四周放满图书,在房屋中放置一床榻,自号为“拙庵”。我是全天下的笨拙的人。徐德敬哪里比得上我笨拙呢?世人的舌头修长并且圆滑,快捷地就像转动的珠丸,恣意谈吐,就像黄河冲出昆仑山向东流去;恰当合乎道理,像斧子砍断木材、木炭进入水里,猿猴攀援着树木跳跃,兔子在旷野中奔跑用飞鹘去抓取它。他就像这样巧言善辩。宋濂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他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2023-08-07 19:10:231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道士,浙江省浦江县人。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方孝孺之师,曾任翰林,修《元史》,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选自《四部备要》本《宋文宪公全集》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  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  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2023-08-07 19:09: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