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笏读音
簪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引证解释
⒈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引南朝梁简文帝《马宝颂》序:“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之三:“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宋曾季貍《艇斋诗话》:“山谷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退之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绷’。”
清方文《寿姊氏姚夫人六十》诗之二:“簪笏夫家贵, 河山嫂氏贤。”
国语词典
冠簪与手版,为古代仕宦者所用,故比喻为官贵显。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簪笏
簪笏相关词语
- 1 簪花
- 簪花是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用作首饰戴在妇人头上,增加了一种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因而美。除了鲜花以外,有绢花、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珠花等。古时喜庆之日,朝廷百官巾帽上都簪花。簪花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唐朝妇女簪花戴彩的情况。近代在天津杨柳青、蘇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都有簪花妇女的形象。近代新娘亦常有簪花于发的装扮,但不限于鲜花,也有用绢花。至今蘇南水乡妇女仍喜簪绢花。北京绢花、大庄村绢花是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 2 簪袅
-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三级,高于上造,颜说认为有此爵者,可在马上加丝带为标志。
- 3 簪缨世胄
- 簪缨世胄:指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特指世代作官的人家。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 4 簪缨门第
- 簪缨门第(zān yīng mén dì):旧指显贵人家。出自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5 簪菊
- 《簪菊》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贾探春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平素对菊花便喜爱有加。颔联写诗人的联想。借杜牧、陶渊明等为数不多的高士,表达自已爱菊之情的真挚与浓烈。颈联承接前面两联,点明了簪菊的用意,不是因为女孩子的爱美之心,而是像杜牧、陶渊明等须眉男子一样,爱慕菊花高洁的情怀。尾联表达了诗人不顾讥议、自拔于流俗、我行我素的气概。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人重阳登高插花的风俗,也流露出探春企图如男子一样要立出”一番事业”的心情。此诗并没有多少新意,多是或用典故或化用前人诗意。
- 6 簪褭
- 簪褭出自《商君书·境内》:“故爵上造,就为簪褭。”
- 7 簪子
- 又称簪、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为单股(单臂),双股(双臂)的称为钗或发钗,形似叉。 钗指妇女用的发饰。金钗指金制的发钗,喻高贵的妇女。荆钗指以荆枝为发钗,喻妇女朴素的服饰(土钗为扒刈和扠草用的铁叉,不是发饰)。由于钗有两股,分钗便被借用来指夫妻分如“破镜分钗”、“分钗断带”。
- 8 簪珥
- 释义:发簪和耳饰。古代多为高贵妇女的首饰。
- 9 簪缨世族
- 簪缨世族(zān yīng shì zú):旧时指世代做官的人家。出自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 10 簪笔
- 古时行礼时的冠饰。《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张守节正义:“簪笔,谓以毛装簪头,长五寸,插在冠前,谓之为笔。言插笔备礼也。”
- 11 簪绅
- 犹簪带。 唐 颜师古 《奉和正日临朝》:“肃肃皆鵷鹭,济济盛簪绅。” 宋 范仲淹 《祭韩少傅文》:“子孙诜诜,礼乐簪绅。” 明 张居正 《答陈节推书》:“凡在簪绅,举同欣庆。”
- 12 簪裳
- 【示例】宋苏辙《代齐州李肃之谏议谢表》:“臣幼蒙基业,早与簪裳,遭遇先朝,荐更烦使。”
- 13 簪缨
- 释义:指世代作官的人家,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上的吊坠。
- 14 缨笏
- 《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缨笏匝序,巾卷充街。” 李善 注:“缨笏,垂缨秉笏也,皆朝臣之服,故举服以明人。”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讲解移晷,缨笏塞巷,巾卷充街,莫不倾听忘倦。”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落落馀数子,趋朝系缨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