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峤的拼音,蛮峤的近反义词,蛮峤是什么意思

  • kuài

蛮峤读音

  • 读音:fǔ kuài
  • 注音:
  • 结构:蛮(上下结构)峤(左右结构)

蛮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府、县衙门中缉捕盗贼的差役。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蛮峤相关词语

1 茫蛮
茫蛮,亦作“ 茫诏 ”。 古代西南部族名。《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茫蛮 本 关 南种,茫,其君号也,或呼 茫诏 。”
2 髦峤
指英俊高尚之士。 清 方履籛 《周箌云墓表》:“辨神韵於髦峤,质经业於瓛珪。”
3 髦蛮
语出《诗·小雅·角弓》:“如 蛮 如 髦 。”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宋 苏辙 《和子瞻焦山》:“野僧终日饱一飰,与世相视如 髦 蛮 。” 宋 陆游 《瑞庆节功德疏》之七:“ 髦 蛮 奉九译之琛,农扈告三登之候。”
4 绵蛮
《緜蛮》一诗从起兴的手法、复沓咏叹的形式上看,颇似民间歌谣,故清人龚橙在其《诗本谊》中把它划入风类。其所次于雅诗之列者,诗教之意也。所以《毛诗序》曰:“《緜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从社会功用言之,不为误也。然细察诗原文,《诗序》所言与诗本文略有扞格。今人陈子展谓“全诗三章只是一个意思,反覆咏叹。先自言其劳困之事,鸟犹得其所止,我行之艰,至于畏不能极,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托为在上者之言,实为幻想,徒自道其愿望。饮之食之,望其周恤也;教之诲之,望其指示也;谓之载之,望其提携也”(《诗经直解》)。诗旨已明,今细析之。
5 邈蛮
边远地区的蛮夷。 三国 蜀 诸葛亮 《南征表》:“而邈蛮心异,乃更杀人为盟,糺合其类二千馀人,求欲死战。”
6 闽峤
福建 境内的山地。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龙友 ( 杨文骢 )父子殉难 闽 峤。”
7 缗蛮
《緜蛮》一诗从起兴的手法、复沓咏叹的形式上看,颇似民间歌谣,故清人龚橙在其《诗本谊》中把它划入风类。其所次于雅诗之列者,诗教之意也。所以《毛诗序》曰:“《緜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从社会功用言之,不为误也。然细察诗原文,《诗序》所言与诗文略有扞格。
8 乃蛮
《辽史》称“粘八葛”,《金史》称“粘拔恩”。是蒙古高原西部势力最强大的游牧民族。
9 南蛮子
在古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人们靠河而生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所需的水田和耕地。长江以南的地域,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不适合人们居住,那里也几乎没有人居住,平时说“蛮夷之地”中的“蛮”在东汉(公元25-220年)指南方,因为当时受冶炼技术和耕作技术的限制,南方地区还未被开发,没有汉族人居住。而“夷”指北夷,即北方生产力低下的游牧民族。所以南方人贯叫北方人为“北夷”,因为漠北地区的五胡在西晋曾经入主中原地区(史称“五胡乱华”),女真人(满族的前身)建立的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统治中国东北和中原地区,与汉人建立的南宋政权对峙了119年,直到其被元朝所灭。“南蛮子”的称谓来源于明末清初朝代交替之际,清朝统治者对与其对抗或者是起义反清的各族人民称为“蛮子”或“南蛮”,并进行疯狂镇压。
10 南蛮鴃舌
南蛮鴃舌是一汉语成语,拼音是nán mán jué shé,意思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11 南蛮
"“蛮”即是野蛮的意思,蛮子就是野蛮的民族。“南蛮”是女真人、蒙古人和满族人对汉人的称呼,也是准噶尔人对满族人的称呼。
12 僻峤
僻峤,读音pì qiáo,是汉语词语,意思为偏僻的山乡。
13 蛮触之争
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14 蛮夷之地
是指古代的少数民族的通称,蛮夷之地原指南方不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

大家在问

蛮 字的笔顺写法

蛮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蛮 ”字共有12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 竖 竖 撇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2、蛮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峤 字的笔顺写法

峤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峤 ”字共有9画,笔顺写法是:竖 竖折/竖弯 竖 撇 横 撇 捺 撇 竖
2、峤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蛮”“峤”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jiāo
  • 拼音:qiào
  • 拼音:màn
  • 拼音:mán
  • 拼音:màn
  • 拼音:qiāo
  • 拼音:qiāo
  • 拼音:màn
轿
  • 拼音:jiào
  • 拼音:j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