髦蛮读音
髦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出《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引语出《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
宋苏辙《和子瞻焦山》:“野僧终日饱一飰,与世相视如髦蛮。”
宋陆游《瑞庆节功德疏》之七:“髦蛮奉九译之琛,农扈告三登之候。”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髦蛮
髦蛮相关词语
- 1 髦皇
- 髦皇是汉语词汇,读音是máohuáng,出自《梁书·张率传》。
- 2 髦发
- 头发。髦,通“ 毛 ”。
- 3 弭髦
- 1.见"弭毛"。
- 4 绵蛮
- 《緜蛮》一诗从起兴的手法、复沓咏叹的形式上看,颇似民间歌谣,故清人龚橙在其《诗本谊》中把它划入风类。其所次于雅诗之列者,诗教之意也。所以《毛诗序》曰:“《緜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从社会功用言之,不为误也。然细察诗原文,《诗序》所言与诗本文略有扞格。今人陈子展谓“全诗三章只是一个意思,反覆咏叹。先自言其劳困之事,鸟犹得其所止,我行之艰,至于畏不能极,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托为在上者之言,实为幻想,徒自道其愿望。饮之食之,望其周恤也;教之诲之,望其指示也;谓之载之,望其提携也”(《诗经直解》)。诗旨已明,今细析之。
- 5 邈蛮
- 边远地区的蛮夷。 三国 蜀 诸葛亮 《南征表》:“而邈蛮心异,乃更杀人为盟,糺合其类二千馀人,求欲死战。”
- 6 缗蛮
- 《緜蛮》一诗从起兴的手法、复沓咏叹的形式上看,颇似民间歌谣,故清人龚橙在其《诗本谊》中把它划入风类。其所次于雅诗之列者,诗教之意也。所以《毛诗序》曰:“《緜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从社会功用言之,不为误也。然细察诗原文,《诗序》所言与诗文略有扞格。
- 7 乃蛮
- 《辽史》称“粘八葛”,《金史》称“粘拔恩”。是蒙古高原西部势力最强大的游牧民族。
- 8 南蛮子
- 在古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人们靠河而生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所需的水田和耕地。长江以南的地域,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不适合人们居住,那里也几乎没有人居住,平时说“蛮夷之地”中的“蛮”在东汉(公元25-220年)指南方,因为当时受冶炼技术和耕作技术的限制,南方地区还未被开发,没有汉族人居住。而“夷”指北夷,即北方生产力低下的游牧民族。所以南方人贯叫北方人为“北夷”,因为漠北地区的五胡在西晋曾经入主中原地区(史称“五胡乱华”),女真人(满族的前身)建立的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统治中国东北和中原地区,与汉人建立的南宋政权对峙了119年,直到其被元朝所灭。“南蛮子”的称谓来源于明末清初朝代交替之际,清朝统治者对与其对抗或者是起义反清的各族人民称为“蛮子”或“南蛮”,并进行疯狂镇压。
- 9 南蛮鴃舌
- 南蛮鴃舌是一汉语成语,拼音是nán mán jué shé,意思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 10 南蛮
- "“蛮”即是野蛮的意思,蛮子就是野蛮的民族。“南蛮”是女真人、蒙古人和满族人对汉人的称呼,也是准噶尔人对满族人的称呼。
- 11 菩萨蛮
-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 12 戎蛮
- 戎蛮是汉语词汇,拼音róng mán,出自左传。
- 13 髦民
- 髦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o mín,是指古传说中的毛民国。
- 14 髦儿戏子
- 指髦儿戏的演员。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贵族的士大夫在自己家里养着一班髦儿戏子或者像姑戏子。” 夏衍 《鲁迅与电影》:“但是在五六年之前,情况就和现在两样,‘影戏’这种‘娱乐品’,完全是‘文化人’注意圈外的存在,电影演员自然也只有‘文明戏子’和‘髦儿戏子’相仿的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