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燹读音
烽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战火。
引证解释
⒈ 战火。
引明高启《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
清李渔《风筝误·凯宴》:“田无水旱,民无天扎,境无烽燹。”
王毓岱《示和甫》诗:“幸生未出世,身不遇烽燹。”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烽燹
烽燹相关词语
- 1 烽堡
- 犹烽堠。《新唐书·张献甫传》:“断山,浚堑,选巖要地筑烽堡。”
- 2 烽火楼望
-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晋书·蔡谟传》:“谟所统七千馀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烽火楼望三十馀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 3 烽侦
- 指烽火台。《新唐书·李元谅传》:“﹝ 元谅 ﹞又筑连弩台,远烽侦为守备。”
- 4 烽橹
- 举烟火报警的望楼。
- 5 烽区
- 1.设置烽堠警戒的地带。
- 6 烽鼓
- 烽鼓,读作fēng gǔ,汉语词汇,解释为烽火和鼓鼙,或借指战事。
- 7 烽鼓不息
- 烽鼓不息,读音: fēng gǔ bù xī,汉语成语,释义为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 8 烽炉子
- 指状如烽火的炉子。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风炉子以周遶通风也,一说形象烽火,名烽炉子。”
- 9 烽子
- 烽子,烽火台所设担任望视敌情动静的员丁。唐代《烽式》规定,每个烽火台有烽子5入,负责视望,一入主送符牒。烽子一般由戍卒担任,或当地居民轮番上烽。
- 10 烽驿
- 2. 借指战乱。《北史·郭祚传》:“边郊多垒,烽驿未息,不可於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 唐 崔珝 《授李丕鄜州节度使制》:“禁暴安人,克靖烽驿,秋曹贰宪,再饰旌旄。”
- 11 烽火四起
- 〖解释〗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 12 烽警
- 报警的烽火,亦借指战乱。
- 13 烽台
- 烽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g tái,意思是烽火台。
- 14 烽火树
- 珊瑚树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