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候读音
烽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烽堠'。
烽火台。
指战火。
烽火台。
指战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烽堠”。
⒉ 烽火台。
引《东观汉记·郭伋传》:“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嶇。”
《明史·刘荣传》:“请於金线岛西北望海堝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
⒊ 指战火。
引清高其倬《和许子逊中秋风雨后看月原韵》:“三吴烽堠静,弦管自年年。”
国语词典
烽火台。用来侦察敌人的地方。
如:「前方烽候传来备战的讯息,军队马上进入紧急状态。」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烽候
烽候相关词语
- 1 烽堠
- 中国明代墩堠备有草材(作用如烽火台)、大铳、黑旗、白旗、灯笼等等。
- 2 烽火臺
-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 3 烽火树
- 珊瑚树的别名。
- 4 烽台
- 烽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g tái,意思是烽火台。
- 5 烽燹
- 王毓岱 《示和甫》诗:“幸生未出世,身不遇烽燹。”
- 6 烽堡
- 犹烽堠。《新唐书·张献甫传》:“断山,浚堑,选巖要地筑烽堡。”
- 7 烽火楼望
-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晋书·蔡谟传》:“谟所统七千馀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烽火楼望三十馀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 8 烽侦
- 指烽火台。《新唐书·李元谅传》:“﹝ 元谅 ﹞又筑连弩台,远烽侦为守备。”
- 9 烽橹
- 举烟火报警的望楼。
- 10 烽区
- 1.设置烽堠警戒的地带。
- 11 烽鼓
- 烽鼓,读作fēng gǔ,汉语词汇,解释为烽火和鼓鼙,或借指战事。
- 12 烽鼓不息
- 烽鼓不息,读音: fēng gǔ bù xī,汉语成语,释义为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 13 烽狼
- 《烽狼》是光暗映月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 14 烽燧
-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