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廷读音
铨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吏部。吏部专司考核﹑选拔官吏﹐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吏部。吏部专司考核、选拔官吏,故称。
引《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借使周公、孔子今处銓廷,考其辞华,则不及徐庾,观其利口,则不若嗇夫,何暇论圣贤之事业乎!”
胡三省注:“銓廷,谓吏部銓量选人之所。”
国语词典
古时吏部铨选官吏之处。可泛指吏部。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铨廷
铨廷相关词语
- 1 铨敍
- 1.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自是 皇甫 ……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銓敍。”《宋史·武帝纪中》:“府州久勤将吏,依劳銓序。”《旧唐书·李义府传》:“﹝ 李义府 ﹞专以卖官为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 靳以 《生存》:“谁配审查?当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着铨叙。”2.评定次第。 宋李上交 《近事会元·法曲》:“ 开元 二十五年,太常卿 韦縚 令博士 韦逌直 ……等銓叙前后所用乐章为五,奏付太乐习之。”
- 2 阙廷
- 释义: 1.楼阙庭院。2、朝廷。亦借指京城。3、.两眉之间。
- 3 试铨
- 1.谓经过考试﹔量才授官。
- 4 殊廷
- 殊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ū tíng,是指殊庭。
- 5 枢廷
- 1.亦作"枢廷"。 2.政权中枢;内庭。
- 6 锁铨
- 锁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ǒ quán ,是指宋代铨选授官亦须经锁试,故称“锁铨”。
- 7 廷尉
-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北齐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历代遵行。颜师古云:“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说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又引应劭说,则谓“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
- 8 廷寄
- 清公文名称,或称寄信、寄信谕旨。廷寄谕旨较明发上谕易于保密,且传递迅速,所以成为清代皇帝传旨施政的得力工具。
- 9 廷杖
-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最早始于东汉明帝,又一说是北周宣帝,在金朝与元朝普遍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著名。明代往往由厂卫行之。成化以前,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
- 10 廷掾
- 廷掾,读音tíng yuàn,汉语词汇,解释为县令的属吏。
- 11 廷争
- 《史记·吕太后本纪》:“ 陈平 、 绛侯 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 刘氏 之后,君亦不如臣。’”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徐 大理 有功 ,每见 武后 将杀人,必据法廷争。”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比日以来,物论颇讥 晦叔 慎嘿太过,若此际复不廷争,事蹉跌,则入彼朋矣。”
- 12 廷尉平
- 廷尉平,亦作"廷尉评",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
- 13 铨判
- 评选鉴别。《新唐书·奸臣传上·李义府》:“既主选,无品鉴才,而溪壑之欲,惟贿是利,不复铨判,人人咨讪。”
- 14 铨柄
- 铨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