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严读音
戒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戒严
(1) 国家遇到非常情况时在全国或局部地区采取严格的警戒措施。如增设警卫,加强巡逻,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
例
英
(2) 警戒;戒备
英
引证解释
⒈ 在战时或其他非常情况下,所采取的严密防备措施。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太祖心善逵”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欲征吴而大霖雨,三军多不愿行。
引太祖知其然,恐外有諫者,教曰:‘今孤戒严,未知所之,有諫者死。’”
宋王禹偁《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尔其戒严黄道,警肃紫垣,致高枕于宸居,是予繄赖,法钩陈于环卫,在汝恪恭。”
《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江西寧王反乱,各路戒严。”
巴金《灭亡》第十五章:“他们只知道上海市要戒严了。”
国语词典
在战时或非常时期,所采取的军事管制措施。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戒严
戒严造句
- 今天城里戒严,到处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巡逻。
- 国庆期间广场实行戒严。
- 今天城里戒严,到处都有躬自菲薄的士兵在巡逻。
- 在反对敌人的工作中,地方戒严和可能程度的坚壁清野两事是重要的。
- 我想他们现在麻烦大了当我昨天离开拉萨,城里是处于等同戒严的状态。
- 我们已经预防了他们发布对大众有害的戒严令。
- 事发后,斯警方在莫勒图沃实施戒严,并逮捕了位于爆炸现场附近的莫勒图沃大学的两名学生。
- 在证实古斯曼越狱后,监狱和墨西哥警方立即封锁了监狱附近区域和通往墨西哥附近各州的道路,并对距离监狱最近的墨西哥托卢卡机场实施戒严,禁止任何飞行活动。
- 同时戒严地区扩大到整个东京府和神奈川县。
- 我国宪法保障人民有集会游行的自由,但过去在戒严时期,对于人民的集会游行多所限制。
戒严相关词语
- 1 戒惧
- 如:戒惧心理。
- 2 戒定慧
- 佛教语。指“三无漏法”,即防非止恶、息虑静缘、破惑证真。
- 3 戒旦
- 报晓警睡。黎明。待旦。
- 4 戒装
- 准备行装。
- 5 戒牒
-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
- 6 戒石
- 戒石,其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 清 孙枝蔚 《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州县立戒石,其来盖已久。” 。
- 7 戒律
- 戒律一词多指有条文规定的宗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戒律的梵语是尸罗,S/ila译曰戒。意思是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palaks!a,译曰律(净影),梵语毗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
- 8 戒严令
- 戒严令是指一个国家进入了一个危机,而这个危机有可能会影响国家及人民的存亡时,由国家元首发布的限制性行政命令。
- 9 戒训
- 训戒,告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丘俊 ﹞到得长大来一发不肯学好,专一结识了一班无赖子弟,闝赌行中一溜撒漫使钱,戒训不下。”
- 10 戒坛
- 戒坛,意思是僧徒传戒之坛。出自《大唐泗州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序》。
- 11 戒书
- 戒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è shū,意思是自我警戒的文字。
- 12 戒衣
- 戒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iè yī,是僧尼穿的法衣。
- 13 戒腊
- 戒腊又作法腊、夏腊、坐腊。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严格意义上是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坐夏、安居的年数,没有安居不算一腊。根据释氏要览卷下载,比丘以夏安居之最后一日(七月十五日)为受腊日,自此而有法岁,十六日则为新岁岁首。僧侣之长幼顺序即依戒腊之多寡而定;受戒年数未久者,则称浅腊。另有一说,谓法腊乃指剃度以后之年数,戒腊为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又依戒腊记载僧席次序之木牌,称戒腊牌。禅家于入寮之终有寮元茶礼,若人数众多时,即依戒腊从上位次第请众寮点茶,此称戒腊茶。又僧侣之生年及戒腊,合称为年戒。
- 14 戒饬
- 释义:告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