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饬读音
戒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戒饬
(1) 告诫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告戒。
引《汉书·杨恽传》:“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奏惲不服罪,而召户将尊,欲令戒飭富平侯延寿。”
唐韩愈《请上尊号表》:“尧之在位,七十餘载,戒飭咨嗟,以致平治。”
《说岳全传》第二一回:“那牛皋吃惯了的人,怎熬得清淡,未免做些不公不法的事。 牛安人戒飭不住,一口气气死了。”
郭沫若《落叶·第十信》:“世间上所称赞的老大家们的冷冰冰的教谕,忠告,戒饬,骂倒,就费尽了千语万言,有时只不过激起冷笑的猛潮,反抗的烈火罢了。”
⒉ 见“戒方”。
国语词典
告诫。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戒饬
戒饬相关词语
- 1 戒腊
- 戒腊又作法腊、夏腊、坐腊。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严格意义上是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坐夏、安居的年数,没有安居不算一腊。根据释氏要览卷下载,比丘以夏安居之最后一日(七月十五日)为受腊日,自此而有法岁,十六日则为新岁岁首。僧侣之长幼顺序即依戒腊之多寡而定;受戒年数未久者,则称浅腊。另有一说,谓法腊乃指剃度以后之年数,戒腊为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又依戒腊记载僧席次序之木牌,称戒腊牌。禅家于入寮之终有寮元茶礼,若人数众多时,即依戒腊从上位次第请众寮点茶,此称戒腊茶。又僧侣之生年及戒腊,合称为年戒。
- 2 戒严
- 戒严,词意指警戒。基本解释,国家在面对对外战争、内部叛乱、天灾横祸等事情上为了社会的安全和国家政治的稳定而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一般表现为军队接手相关的权利。具体表现形式为增设警卫,加强巡逻,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
- 3 戒惧
- 如:戒惧心理。
- 4 戒定慧
- 佛教语。指“三无漏法”,即防非止恶、息虑静缘、破惑证真。
- 5 戒旦
- 报晓警睡。黎明。待旦。
- 6 戒装
- 准备行装。
- 7 戒牒
-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
- 8 戒石
- 戒石,其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 清 孙枝蔚 《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州县立戒石,其来盖已久。” 。
- 9 戒律
- 戒律一词多指有条文规定的宗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戒律的梵语是尸罗,S/ila译曰戒。意思是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palaks!a,译曰律(净影),梵语毗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
- 10 戒严令
- 戒严令是指一个国家进入了一个危机,而这个危机有可能会影响国家及人民的存亡时,由国家元首发布的限制性行政命令。
- 11 戒训
- 训戒,告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丘俊 ﹞到得长大来一发不肯学好,专一结识了一班无赖子弟,闝赌行中一溜撒漫使钱,戒训不下。”
- 12 戒坛
- 戒坛,意思是僧徒传戒之坛。出自《大唐泗州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序》。
- 13 戒慎
- 戒慎,拼音jiè shèn,是指警惕谨慎。
- 14 戒备
- 戒备,指警惕防备以应不测。如:敌人戒备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