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炉读音
洋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西式火炉。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
引证解释
⒈ 西式火炉。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
引华山《远航集·头顶露青天》:“张市长架着我坐上圈椅,给咱们生上洋炉。”
国语词典
西式煤油火炉。置有烟筒,以便将烟排到室外。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洋炉
洋炉相关词语
- 1 洋镐
- 洋镐, 两头带尖的镐。十字镐,又称镐头、鹤嘴镐,挖掘坚硬土石用的工具。
- 2 洋葱
-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3 洋相
- 洋相,拼音为yáng xi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1.逗人发笑的怪样子; 2.指令人可笑﹑可厌的丑态;3.【方言】青岛话中自以为了不起的。
- 4 洋行
- 洋行是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的商行商号。最早的当推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商馆,1719年法商密西西比公司、1805年美商普金斯公司在广州设立机构。至19世纪30年代,广州洋行最多时达150家左右。除经营一般贸易外,大都从事获利最多的鸦片贸易。鸦片战争后,洋行扩张至上海等通商口岸。1852年仅在上海经营贸易的洋行就有40余家,至1855年各口岸约有洋行200家。
- 5 洋碱
- 洋碱,汉语词语,拼音是yáng jiǎn,释义是肥皂。
- 6 洋磁
- (1)口∶搪瓷 英 enamel
- 7 洋粉
- 洋粉,读音yáng fěn,汉语词语,琼脂的通称;也叫洋菜。
- 8 洋裝
- 洋装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áng zhuāng,意思是外国的服饰。语出丁玲 《韦护》第二章:“ 丽嘉 并没有注意,转过脸去,拿眼在瞅 韦护 的新洋装了。”
- 9 洋胰子
- 《洋胰子》讲述了小东随父母来到偏僻的山村,无意中偷了邮递员一块香皂。丢失了香皂的邮递员和老婆发生了争吵,老婆喝了农药险些送命。心里纠结的小东卖茶水买了一块香皂,他把香皂放在路口让邮递员把香皂捡走了,小东欢跳着向家跑去的故事。
- 10 洋火
- 洋火---名词,早年对火柴的称呼。也有称“自来火”。在早期的中国,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下,经济萧条,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很多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买来,所买的东西都要加个洋字,在此条件下就应运而生了"西洋镜"等等带洋字的货物,"火柴"叫"洋火","自行车"叫"洋马儿"。
- 11 洋姜
-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又名洋姜,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秋季开花,长有黄色的小盘花,形如菊,生产上一般用块茎繁殖,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地上茎也可加工作饲料。其块茎或茎叶入药具有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之功效。 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
- 12 洋鬼子
- “洋鬼子”一词是自上上个世纪下半叶起国人对欧美等外国人的统称。而对于日本人,中国人则称之为“日本鬼子”。
- 13 洋洋盈耳
- 洋洋盈耳,成语,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 14 洋务
- 1. 清 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清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 国藩 上年在 天津 办理洋务,经前 江苏 巡抚 丁日昌 奉旨来 津 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诮 孔子 不知洋务。”《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陆应谷 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2. 香港 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