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捐读音
厘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厘税。
引证解释
⒈ 即厘税。
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1853年刑部侍郎雷以諴在扬州帮办军务,为筹措江北大营的军饷,在仙女庙等地创办厘捐。”
又称厘金、厘金税。晚清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 《清史稿·食货志六》:“釐金抽捐,创始扬州一隅,后遂推行全国。 咸丰三年,刑部右侍郎雷以諴治军扬州,始於仙女庙等镇创办釐捐。”
《文明小史》第十五回:“国家不裁釐捐,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
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迨后天下多事,始创榷货抽釐之制,藉资军餉。釐捐最旺时,岁收二千万。”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厘捐
厘捐相关词语
- 1 厘正
- 意思主要来自厘,“厘”,有“整理、治理”的意思,因此“厘正”的意思为“订正”、“改正”。
- 2 厘金局
- 厘金局,又叫“厘捐”,或“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各省设立厘金局卡以咸丰末年和同治初年最多,估计总数当在三千处左右,光宣之际,全国局卡总数至少仍有二千二百三十六处左右。
- 3 厘订
- 厘订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整理订正。
- 4 厘金
- 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 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
- 5 厘盐
- 厘盐是汉语词汇,拼音为lí yán,指治理盐务。
- 6 厘和
- 厘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hé,是指治理协和。
- 7 厘然
- 厘然,形容有条理或指清楚,分明。
- 8 厘降
- 厘降的拼音是lí jiàng,出自《书·尧典》
- 9 厘分
- 整理分类。 明 宋濂 《后记》:“合前后二书,复釐分而附丽之,共成二百一十卷。”
- 10 厘饬
- 厘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chì,是指治理整顿。
- 11 厘补
- 厘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bǔ ,是指改革和补救。
- 12 厘剔
- 释义:1、清理剔除;革除。2、指甄别、辨别。3、整理修订。
- 13 莱阳抗捐斗争
- 1910年山东莱阳知县以筹办新政为名,增加捐税。联庄会首领曲诗文发动抗捐斗争,万余乡民入城请愿。山东巡抚派兵镇压,民众举行武装反抗,坚持斗争两个多月后失败。
- 14 苛捐杂税
- 苛捐杂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kē juān zá shuì,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出自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