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之论读音
诛心之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诛心之论
(1) 不问其事迹,只就其动机、用心而加以责备的言论
英
引证解释
⒈ 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参见“诛意”。
引《镜花缘》第九十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説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性命之説高而经纶之业疏;诛心之论深而驭材之术失。”
瞿秋白《文艺论辑·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用不着埋怨什么‘诛心之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拉萨尔的‘诛心’的批评,的确预言了拉萨尔的政治命运,他始终走上了同俾士麦克联合的道路。”
国语词典
晋赵盾不讨伐弑君的乱臣贼子,而史官记载为赵盾弑君,后世称此为「诛心之论」。见《左传.宣公二年》。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谴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诛心之论
诛心之论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诛心之律
诛心之论造句
- 他写的那篇文章,使一些人咬牙切齿,可算得上是诛心之论了。
- 在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上,他往往有不同凡响的诛心之论。
- 朕便不做诛心之论,却还要问一声他们到底要干什么?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要把朕这座金銮殿拆了吗?
- 这话可谓是诛心之论了,周围的少年们似有所悟,看向萧姓少年的脸色更加不善。
- 我这么说,可能是诛心之论,但赵先生的话里话外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 这一番诛心之论虽然有些不恭,却是在情入理。
- 阿弥陀佛,柔大侠,其实老衲这也只是作一诛心之论,也有可能是妄加猜测罢了。
- 章氏“揭发伏藏”,作“诛心之论”,显得“气壮而理直”,至于“曳尾涂中,龟鳖同乐,而复窃据虚名,高言改革,惧丑声之外扬,则作无赖口吻以自抵谰。
- 第一部分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一些诛心之论,实则对作者创作不会有多少价值。
- 姚景听得这番诛心之论,心下一颤,登时住口不敢再言语。
诛心之论相关词语
- 1 诛心
- 原作“诛意”,语出《后汉书·霍偦传》(《后汉书·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霍谞字叔智,魏郡邺人也。……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梁商者,以为妄刊章文,坐系洛阳诏狱,掠考困极。谞时年十五,奏记于商曰……谞闻《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
- 2 诛求
- 释义:需索;强制征收。
- 3 诛暴讨逆
- 【英语】wipe out the evil
- 4 诛肜
- 晋 梁王 肜 曾违法, 周处 ( 子隐 )深文案之。后 氐 人 齐万年 反, 肜 为征西大将军,都督 关中 诸军事, 处 为前锋。 肜 逞宿憾,命 处 进讨,军无后继, 处 力战而死。见《晋书·周处传》。后以“诛肜”为诛灭陷害忠良者。 宋 苏辙 《奉使契丹·过杨无敌庙》诗:“我欲比君 周子隐 ,诛 肜 聊足慰忠魂。”
- 5 诛杀
- 意思是杀戮。
- 6 诛锄异己
- 诛锄异己,拼音zhū chú yì jǐ,出处《梁书·止足·陶季直传》。
- 7 诛戮
- 英文:[kill;put to death] 是杀害;杀戮
- 8 诛晁错
- 1.亦作"诛晁错"。 2.汉景帝时﹐鼌错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吴楚七国以诛晁错为名反叛。见《史记.吴王濞列传》﹑《袁盎鼌错列传》。后以"诛晁错"为清君侧之典。
- 9 诛故贳误
- 诛故贳误,词语,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出自汉·王充《论衡·答佞》:“故曰: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
- 10 诛茅
- 诛茅,读音zhū máo,汉语词语,意思有:(1).芟除茅草;(2).引申为结庐安居。
- 11 诛求不已
- 诛求不已,成语,作谓语、分句,指勒索,强取没完没了。同“诛求无已”。出自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
- 12 诛伐
- 诛伐,zhū fá,意为讨伐;声讨,出自《吕氏春秋·荡兵》。
- 13 伫结之情
- 《资治通鉴·晋纪·孝宗永和七年》:“相与乡里,隔绝日久,会遇甚难。时事利害,人各有心,非所论也。愿单出一相见,以写伫结之情。”【成语】伫结之情【拼音】zhù jié zhī qíng【解释】伫:长久地站着;结:企望之情郁积。指极为深沉的思念之情。【出处】《资治通鉴·晋纪·孝宗永和七年》:“相与乡里,隔绝日久,会遇甚难。时事利害,人各有心,非所论也。愿单出一相见,以写伫结之情。”【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4 地主之仪
- 地主之仪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ì zhǔ zhī yí,意思是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