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订读音
厘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整理订正。 2.制订。
引证解释
⒈ 整理订正。
引鲁迅《集外集拾遗·<劲草>译本序》:“爰加厘订,使益近于信达。”
⒉ 制订。
引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梁任公﹞对立宪加紧活动,提出四项政纲,即……(二)厘订法律,巩固司法权的独立。”
整理订定。 《清史稿·时宪志一》:“﹝汤若望﹞言:‘臣於明崇禎二年来京,曾依西洋新法釐订旧历。’”
清赵克宜《重订增补<类腋>凡例》:“姚氏原书诸未尽善之处,既为详加釐订,新增者成於锋鏑之餘,疵顈在所难免。”
朱自清《论国语教育》:“陆先生是主张‘整理国字’使之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正确化,非从速釐订标准字不可。”
国语词典
整理订定。如:「厘订新规章,是今后新生活的首要目标。」也作「厘定」。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厘订
厘订造句
- 星展银行获授权用其厘订的汇率,以执行任何所需的货币兑换。
- 发布在网站内的所有私人或联络资料,请各会员自行厘订风险,责任自负。
- 以客观算术厘订每次拍拖怎么拍,计算双方资格。
- 商业得依其实际业务情形、会计事务之性质、内部控制及管理上之需要,厘订其会计制度。
- 名教育家厘订教学方案,但真正拯救青年、辅导青年的乃是无名教师。
- 本行获授权用本行厘订的汇率,以执行任何所需的货币兑换。
厘订相关词语
- 1 厘金
- 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 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
- 2 厘盐
- 厘盐是汉语词汇,拼音为lí yán,指治理盐务。
- 3 厘和
- 厘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hé,是指治理协和。
- 4 厘然
- 厘然,形容有条理或指清楚,分明。
- 5 厘降
- 厘降的拼音是lí jiàng,出自《书·尧典》
- 6 厘分
- 整理分类。 明 宋濂 《后记》:“合前后二书,复釐分而附丽之,共成二百一十卷。”
- 7 厘饬
- 厘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chì,是指治理整顿。
- 8 厘补
- 厘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bǔ ,是指改革和补救。
- 9 厘剔
- 释义:1、清理剔除;革除。2、指甄别、辨别。3、整理修订。
- 10 厘税
- 厘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í shuì,意思是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
- 11 厘革
- 厘革是汉语词汇,读音lí gé,解释为改革。
- 12 厘福
- 幸福;福气。南朝梁沉约 《献雅》:“礼献既同,膺此釐福。”
- 13 厘金局
- 厘金局,又叫“厘捐”,或“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各省设立厘金局卡以咸丰末年和同治初年最多,估计总数当在三千处左右,光宣之际,全国局卡总数至少仍有二千二百三十六处左右。
- 14 厘正
- 意思主要来自厘,“厘”,有“整理、治理”的意思,因此“厘正”的意思为“订正”、“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