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刚茹柔简介
吐刚茹柔的意思
解释: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语法:
吐刚茹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毛玠清公素履,司马芝忠亮不倾,庶乎不吐刚茹柔。(《三国志 魏志 崔琰等传赞》)
英语翻译
- 英语:
avoid the strong and bully the weak
吐刚茹柔相关词语
- 1 一筹不吐
- 筹:筹划、计谋。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2 柔懦寡断
- 指软弱面不果断。出处:语出《韩非子 亡徵》:“缓心面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茹,通“懦”。语法:柔懦寡断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不果断。示例:[边镐]及冠翘秀……后嗣主爱其博雅,累用之,然而柔懦寡断,惟好释氏。宋 文莹《玉壶清话》
- 3 直吐胸怀
- 直率而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出处:明·杨循吉《朱先生诗序》:“余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能直吐胸怀,实叙景象,读之可以喻。”语法:直吐胸怀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柔能克刚
-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语法:柔能克刚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你的性质,柔能克刚,你好好地耐,将来总有出头露日的一天……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三
- 5 气血方刚
- 犹血气方刚。谓精力正值旺盛。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语法:气血方刚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 6 柔情似水
-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出处: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语法:柔情似水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女性。示例: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那时候她是多么的千娇百媚,柔情似水。”
- 7 谈吐风生
- 见“谈吐生风”。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1回:“一呼一吸兴致豪,谈吐风生议论高。”语法:谈吐风生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等。示例: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区上并不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 8 柔茹寡断
- 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语法:柔茹寡断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不果断。
- 9 茹苦含辛
- 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语法:茹苦含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忍受艰难困苦。示例:(1)孩子住院了,妈妈茹苦含辛似的,茶不思,饭不想。(2)宛如文明的社会里,忽然出现茹苦含辛的蛮风。
- 10 优柔失断
- 优柔:迟疑不决;断:决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出处:《旧唐书·高祖纪论》:“然而优柔失断,浸润得行。”语法:优柔失断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不果断。
- 11 吐胆倾心
-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语法:吐胆倾心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 12 柔茹刚吐
-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惟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语法:柔茹刚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13 茹柔吐刚
-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出处:《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语法:茹柔吐刚作谓语、定语;指欺软怕硬。示例:梁启超《中俄交涉与时局之危机》:“利用我茹柔吐刚之劣根性。”
- 14 内柔外刚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出处:《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语法:内柔外刚作定语、状语;指人的个性。示例:她是一个内柔外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