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泰山简介
不识泰山的意思
解释: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语法:
不识泰山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示例:
请原谅我有眼不识泰山
不识泰山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有眼无珠
成语造句
- 1.刚才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 2.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请高抬贵手,原谅我吧!
- 3.昨天晚上我才发现自己既失职又有眼不识泰山。
- 4.对站在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 5.我尊敬的森林主人,我老虎是有眼不识泰山请您饶吧!
- 6.他有眼不识泰山,竟把县长错当成老工人。
英语翻译
- 日语:
眼力(がんりょく)がない
不识泰山相关词语
- 1 不可饶恕
-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出处: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语法:不可饶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三山二水
- 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 泛指南京的山水。出处: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 3 无事不登三寳殿
- 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那 陶媽媽 便道:‘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寳殿,奉本縣正宅衙内分付,敬來説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説親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爲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 巴金 《猪与鸡》:“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了总没有好事情。”
- 4 忠贞不屈
- 忠:忠诚;贞:有操守。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附录:“为了争取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和社会改革,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悲壮激昂,可歌可泣。”语法:忠贞不屈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曲波《林海雪原》:“从姜青山的述说中,得知这条青年好汉的高尚品质和忠贞不屈的气节。”
- 5 藏诸名山
- 见“藏之名山”。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语法:藏诸名山作谓语、宾语;指作品等。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
- 6 君子绝交不出恶语
- 指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 7 怙恶不悛
-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语法:怙恶不悛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对这个怙恶不悛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 8 骤不及防
- 谓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我海军亦于天明发炮,向丹水池一带清军射击,毁美孚洋油栈及火车五辆。清军骤不及防,退之二道桥。”语法:骤不及防作谓语、状语;指突然。示例:事情来得太突然,让我们骤不及防
- 9 占着茅坑不拉屎
- 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出处:邓小平《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这样的领导干部,索性请他好好休息,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语法:占着茅坑不拉屎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0 磨刀不误砍柴工
-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九章:“你先想想,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语法:磨刀不误砍柴工作宾语、定语;用于教诲人。示例: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五章:“磨刀不误砍柴工,他提前两年完成了那件宝船!”
- 11 安若泰山
-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出处:《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语法:安若泰山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宋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
- 12 放浪不羁
-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出处:《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语法:放浪不羁作定语、宾语;指行为放纵。示例:他是个放浪不羁的人,便辞了职,游山水,喝酒,作诗。(朱自清《诗第十二》)
- 13 水土不伏
- 水土:指地方,引申为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伏,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语法:水土不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适应异地的条件。
- 14 不可名貌
- 名:说出。没法用言辞来形容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语法:不可名貌作谓语、定语;指声音、色彩、感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