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痒搔背简介
膝痒搔背的意思
解释:
膝部发痒,却去搔背。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
语法:
膝痒搔背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
示例:
你这种膝痒搔背的做法真是滑稽可笑
英语翻译
- 英语:
scratch the back while the knee is itching (irrelevant)
膝痒搔背相关词语
- 1 猱搔虎痒
- 猱:猴。猱替老虎搔痒。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伤人出处:《贤弈编》:“虎首痒,则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语法:猱搔虎痒作宾语、定语;指小人行径。示例:猱搔虎痒之类的小人难以对付
- 2 汗流浃背
-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语法:汗流浃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示例: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汗流浃背。
- 3 虱多不痒
- 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出处:梁实秋《懒》:“‘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语法:虱多不痒作谓语、定语;指困难成堆。示例:陆天明《省委书记》:“谁说虱多不痒?痒!难受着哩!”
- 4 背信弃义
-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语法:背信弃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示例: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 5 面是背非
- 当面赞成,背后反对。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语法:面是背非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表里不一。示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6回:“师徒都面是背非。”
- 6 怕痛怕痒
- 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出处: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哈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语法:怕痛怕痒作谓语、定语;指人胆小。
- 7 晬面盎背
-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语法:晬面盎背作宾语、定语;指有德之人。示例:宋·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晬面盎背,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
- 8 负恩背义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出处:《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语法:负恩背义作谓语、定语;指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示例:负恩背义,人弗戮,鬼斯戮之矣。明·宋濂《燕书》
- 9 逆天背理
- 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出处: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语法:逆天背理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违背常规。
- 10 头痒搔跟
- 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出处:汉 焦赣《易林》:“头痒搔跟,无益于疾。”语法:头痒搔跟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
- 11 背街小巷
- 指城市主要马路后面的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间。
- 12 义不背亲
- 背:违背。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吾闻之也,义不背亲,忠不违君,故东宗本州以为亲援,中扶郡将以安社稷,一举二得以徼忠孝,何以为非?”
- 13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语法:鸡胸龟背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外表。示例:鸡胸龟背的外貌实在难看
- 14 背水为阵
- 背:背向。背对河布阵,拼死作战。比喻决一作战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语法:背水为阵作谓语、定语;指决战。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