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胆卧薪简介
尝胆卧薪的意思
解释: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语法:
尝胆卧薪作谓语、定语;指发奋图强。
示例:
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明 史可法《请出师讨贼书》)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英语翻译
- 英语:
stoop to conquer <firm resolve in danger to wipe out a national humiliation>
- 俄语:
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мщению
尝胆卧薪相关词语
- 1 卧不安枕
-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然则带兵呢?成日里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将如何?”语法:卧不安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事重重。
- 2 魂飞胆颤
- 同“魂飞魄散”。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2回:“正有些心虚,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二人惊得毛骨悚然,魂飞胆颤,大叫有鬼,戒尺乱打。”语法:魂飞胆颤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 3 隳肝尝胆
- 犹言隳肝沥胆。出处:唐·张九龄《与李侍御书》:“惟教义之所矜,乃讥嫌之见及。恨不能隳肝尝胆,徇知己以求申。”语法:隳肝尝胆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 4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6回:“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语法:卧榻之侧,岂容酣睡作宾语、分句;指势力范围内不允许别人插足。
- 5 大胆海口
- 胆:胆量;海口:说大话。大着胆子夸海口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语法:大胆海口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 6 肝胆涂地
- 见“肝脑涂地”。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语法:肝胆涂地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忠心。示例: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韩诗外传》卷七
- 7 输肝写胆
- 见“输肝剖胆”。出处: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语法:输肝写胆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 8 得未尝有
- 见“得未曾有”。出处: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语法:得未尝有作谓语;指前所未有。
- 9 照人肝胆
- 比喻以赤诚相见。出处:姜可生《送影禅北行》诗:“照人肝胆秦时月,百战风霜劫后旗。”语法:照人肝胆作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无数的血汗,凝成了照人肝胆的星辰。郭小川《中国的秋天》诗
- 10 气粗胆壮
- 气:气势。气势大,胆子壮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九首:“然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语法:气粗胆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为人。
- 11 负薪构堂
- 《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后以“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出处:《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语法:负薪构堂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慎守太君之命,免讥世禄之家,负薪构堂,勿忘古训。宋·王禹偁《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
- 12 卧榻鼾睡
- 别人在自己的床铺旁边呼呼大睡。比喻别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出处:宋·岳珂《程史·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 13 贼人胆虚
-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语法:贼人胆虚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 14 剖析肝胆
-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出处: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弟第三状》:“臣不胜愤懑,敢复剖析肝胆,陈布以闻,虽抵罪万死,亦无怨悔。”语法:剖析肝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