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令从事简介
循令从事的意思
解释:
遵循命令办事。
出处:
《韩非子·孤愤》:“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
循令从事相关词语
- 1 断事以理
- 断:判断;理:道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语法:断事以理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无端生事
- 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捣乱闹事。出处:茅盾《林家铺子》:“自家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没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生事,自诈他不成。”语法:无端生事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自家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没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生事,自诈他不成。茅盾《林家铺子》
- 3 人浮于事
- 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语法:人浮于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老兄还没有晓得这里的情形,实在人浮于事,安插不来。(清 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 4 革旧从新
- 同“革故鼎新”。出处:《魏书·食货志》:“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语法:革旧从新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5 苟且因循
- 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出处: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语法:苟且因循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会变通。示例: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更加以清朝三百年的无理的统制,养成了一种苟且因循的习惯,毫无积极进取的精神。”
- 6 行不从径
-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语法:行不从径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 7 事实胜于雄辩
-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出处:鲁迅《题记》:“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语法:事实胜于雄辩主谓式;作分句;含褒义。示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再争论了,事实胜于雄辩,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 8 弃伪从真
-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语法:弃伪从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 9 面从后言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语法:面从后言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表里不一。
- 10 各从其类
- 从:听从,顺从;类:种类,同类。各自都按其好坏或种类聚集在一起出处:《周易·乾》:“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语法:各从其类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1章:“人,昆虫,飞禽,走兽,各从其类,相依为命,有生有灭。”
- 11 因循苟安
- 因循:照旧不改;苟安:苟且偷安。沿袭旧的一套,苟且偷安过日子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北平人并不尽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苟安。”语法:因循苟安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2 玉成其事
- 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大夫能玉成其事,请以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为献。”语法:玉成其事作谓语、宾语;多指男女婚事。示例:只要求冯氏是早晚在员外跟前玉成其事。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十五回
- 13 祸从天降
- 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出处: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语法:祸从天降主谓式;作宾语;指意外飞来的灾祸。示例:正是祸从天降,灾向地生。(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六回)
- 14 明法审令
- 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出处:《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语法:明法审令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