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手慌脚简介
慌手慌脚的意思
解释:
动作忙乱。形容慌张失措的样子。也作“慌手忙脚”。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
语法:
慌手慌脚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他干什么都不稳重,慌手慌脚的。
成语造句
- 1.老太太突然昏倒在地,大家慌手慌脚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 2.刘明干什么都不稳重,慌手慌脚的。
- 3.她干什么事都慌手慌脚的。
- 4.一次想做太多地事件,你会很快变得慌手慌脚。
- 5.我拿出了皮夹,慌手慌脚地翻出了我的全家福照片。
- 6.新来的服务员慌手慌脚的,不是摔破了碟子,就是打翻了汤碗,看来还需适应一段时间。
英语翻译
- 英语:
blunder against <be in a rush>
慌手慌脚相关词语
- 1 只手擎天
- 擎:举。一只手能把天举起。形容本领很大出处: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语法:只手擎天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束手无术
- 同“束手无策”。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乔道清束手无术,不能解救。”语法:束手无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束手束脚
-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语法:束手束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去做。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26章:“所以处处怕影响不好,才束手束脚。”
- 4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 翻:反转;覆:反覆。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咱人翻手是雨,合手是云,那尘埃中埋没杀多才俊。”语法:翻手是雨,合手是云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人变化无常。示例: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娘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常则是恶硍硍紧掿着条黄桑棍,端的待打杀卧麒麟。”
- 5 耍手腕
- 指为达到预想目的而使用手段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他又向我耍手腕,又向我要旅长那匹马。”语法:耍手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浩然《艳阳天》第八章:“这个人是最会耍手腕的。”
- 6 心狠手辣
-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出处: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语法:心狠手辣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颐指气使人,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 7 束手待死
- 同“束手待毙”。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语法:束手待死作谓语、定语;指等死。示例:愿先生早示良策,我必不肯束手待死。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四回
- 8 拿不出手
- 由于不像样、不中看或经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来出处:张爱玲《创世纪》:“她尽管阔气不要紧,我们全少奶奶去回拜,少了也拿不出手啰!”语法:拿不出手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这点小礼物真是拿不出手
- 9 洗手奉职
- 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出处: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语法:洗手奉职作谓语、定语;指忠于职守。
- 10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出处: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语法:强中自有强中手作宾语、分句;指人不能自满自大。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真叫‘强中自有强中手’,永远不会有啥把握。”
- 11 惊慌失色
- 见“惊惶失色”。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语法:惊慌失色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吃惊。示例:次日,燕紫琼、宰玉蟾闻得丈夫又困在阵内,吓的惊慌失色,坐立不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 12 束手受毙
- 同“ 束手待斃 ”。宋 秦观 《进策·盗贼上》:“與其嬰錮金木,束手而受斃,孰若遯逸山海,脱身而求生。”
- 13 大手大脚
- 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语法:大手大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批评场合。示例:他平时不节俭,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
- 14 悬崖撒手
- ①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作选择,义无反顾。②指在紧急关头,放下一切不管。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苏州永光院真禅师》:“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语法:悬崖撒手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余小华《返青》:“多好的姑娘,本来她完全来得及退步抽身,悬崖撒手,可是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