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人心简介
木石人心的意思
解释:
形容没有感情,不为外物所动。
木石人心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木石心肠
木石人心相关词语
- 1 意中人
- 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恋的人出处: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语法:意中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心里恋慕的人。示例:钱钟书《围城》:“他这两天有了意中人以后,对自己外表上的缺点,知道得不宽假地详尽。”
- 2 心如芒刺
- 芒:植物的刺。心里像芒刺扎一样难受。形容心里极其痛苦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8回:“荀息心如芒刺,草草毕葬,即使‘二五’勤兵助攻,自己奉卓子于朝堂,以俟好音。”语法:心如芒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倾心吐胆
-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每买不转的,都是倾心吐胆说真实话。”语法:倾心吐胆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示例:这里别无外人,方可倾心吐胆,对哥哥说。(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
- 4 片石韩陵
- 片石:石碑;韩陵:韩陵山,在河南安阳东,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比喻少见的好文章出处:柳亚子《题南明昭宗三王圹志铭拓本后》:“更怜点画浑难据,片石韩陵字赤讹。”语法:片石韩陵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5 心惊胆颤
- 见“心惊胆战”。出处:《秦并六国平话》上卷:“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语法:心惊胆颤作谓语、定语;形容胆怯。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六章:“孙少安已经不是那个借一二百块钱还心惊胆颤的孙少安了。”
- 6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与死人患有相同疾病的人,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出处:《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
- 7 蕙心兰质
-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语法:蕙心兰质作谓语、宾语;用于女性。
- 8 视人如子
- 见“视民如子”。出处: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乡神道碑》:“其在军州,倾心下士,视人如子,无约而视附,不言而条理。”语法:视人如子作谓语、定语;用于称赞有仁义道德的官员。
- 9 无心恋战
- 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指不想做某事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那道人见倒了和尚,无心恋战,卖个破绽便走。”语法:无心恋战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我们军士,只认真是主帅被擒,军士都无心恋战。”
- 10 骇人闻见
- 见“骇人视听”。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语法:骇人闻见作谓语、定语;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 11 不省人事
-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出处:《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语法:不省人事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丧失知觉,没有意识。示例:大作又说我“大声疾呼”之后,不过几年,青年就只能说外国话。我以为是不省人事之谈。(鲁迅《集外集拾遗 报“奇哉所谓……”》)
- 12 指心恋母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在 樊闻之,率其众南行, 亮 与 徐庶 并从,为 曹公 所追破,获 庶 母。
- 13 于心不安
- 从心里常觉得不能安定。出处:《东周列国志》
- 14 暑气逼人
- 指夏天的气温可以蒸桑拿了,用来形容夏季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