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辞取人简介
以辞取人的意思
解释:
见“以言取人”。
出处: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语法:
以辞取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以辞取人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以言取人
以辞取人相关词语
- 1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 杀人必须要看到流血,救人必须彻底。比喻做事要认真彻底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语法: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仰拾俯取
- 见“仰取俯拾”。出处: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语法:仰拾俯取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 3 奉辞罚罪
- 奉:敬受;罚:处罚,惩罚。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出处:《尚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蔡沈集传:“奉帝之辞,罚苗之罪。”语法:奉辞罚罪作谓语;指讨伐有罪的人。
- 4 在人耳目
- 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出处:明·张岱《奇字问·序》:”近取《左(传)》、《国(语)》、《史记》……诸书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释之。”语法:在人耳目作谓语;指都已熟知。示例:豫省一灾,官吏以吞赈款兴大狱,昭昭在人耳目。(章炳麟《满洲总督侵吞赈款书》)
- 5 墙倒众人推
- 墙已经倒了;大家还要再推一把。比喻当一个人失势时;大家都攻击他。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语法:墙倒众人推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1)正直的人是不会干那种墙倒众人推的事的。(2)他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样坏,这不过是墙倒众人推罢了。
- 6 杀人如蓺
- 见“杀人如麻”。出处:《新唐书·黄巢传》:“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遁,贼入之,焚室庐,杀人如蓺。”语法:杀人如蓺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以锥飡壶
-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荀子·劝学》:“不道禮憲,以《詩》、《書》爲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飡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 8 俛拾仰取
- 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出处: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 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今已经三月下旬了,转眼‘五荒六月’,家家要应付眼前。”
- 10 语以泄败
- 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出处:《韩非子·说难》:“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 11 人生若寄
- 见“人生如寄”。出处: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语法:人生若寄作宾语、定语;指人的生命短促。
- 12 风云人物
-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言论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在一定环境中;大家注目的人。出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语法:风云人物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 13 蹈袭前人
- 蹈袭:因袭,沿用。因袭前人,缺乏创新。出处:《宋史 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语法:蹈袭前人作谓语、定语;指作品等。示例:作诗极刻苦,喜出奇语,不蹈袭前人。《金史 李经传》
- 14 自以为非
- 认为自己的看法不对语法:自以为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不要自以为非,要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