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殽野湋简介
山殽野湋的意思
解释:
见“山肴野蔌”。
山殽野湋相关词语
- 1 寻山问水
- 寻:探求。游山玩水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语法:寻山问水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每日寻山问水,种竹浇花,酒送黄昏,棋消白昼。”
- 2 弥山亘野
- 满山遍野。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王蕊杜鹃》:“二花在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似。”语法:弥山亘野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或动植物。示例: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明兵弥山亘野,且战且走,六镇兵皆溃入杏山。”
- 3 重山复水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出处: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语法:重山复水作主语、宾语;用于风景等。示例: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陈毅《东征初抵高淳》诗
- 4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乐:爱好。智者爱好水,仁者爱好山。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语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山行海宿
- 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出处: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海宿,不择处所。”语法:山行海宿作宾语、定语;用于旅行等。示例:宋·陆游《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其意以为山行海宿,要不可保,若倾囊而付一人,或一有得失,悔其可及哉!”
- 6 质而不野
- 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出处:《后汉书 班彪传上》:“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语法:质而不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云雨巫山
-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出处: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语法:云雨巫山作宾语、定语;用于男女之间。示例: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 李白《清平调》)
- 8 江山之恨
- 江山:山川,山河,疆土。痛恨祖国河山沦亡敌手出处:唐·陈熙晋《骆侍御传》:“万里烟波,举目有江山之恨。”语法:江山之恨作宾语;用于丧国。
- 9 积土成山
-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出处: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语法:积土成山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积少成多。示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 10 山肴海错
- 犹言山珍海味。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当下山肴海错,不记其数。”语法:山肴海错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美食。
- 11 山陬海噬
-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 12 田父野老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出处:《宋史·苏轼传》:“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语法:田父野老作主语、宾语;指农民。
- 13 高山大川
- 高峻的山岭,广阔的原野。
- 14 肉山酒海
- 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语法:肉山酒海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