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容当世简介
取容当世的意思
解释:
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取容当世相关词语
- 1 十不当一
- 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土山平陵,漫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也,步兵十不当一。”语法:十不当一作谓语、定语;用于状态等。示例:后诮杨再思、李峤、姚元崇等曰:‘休璟练知边事,卿辈十不当一。《新唐书·唐休璟传》
- 2 断章取义
-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语法:断章取义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 3 自取其咎
- 自己遭受自己招来的罪过。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语法:自取其咎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这也是他们自取其咎,不能怪我们不仁。
- 4 何必当初
- 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语法:何必当初作谓语、分句;常与“早知如此”连用。示例:他因一念之差误入歧途,断送美好前程,如今后悔莫及,人皆谓其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 5 世风不古
- 社会风气不像古时那样朴实淳厚了出处:《洗澡》
- 6 罪不容死
- 罪恶极大,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语法:罪不容死作谓语、宾语;指罪恶极大。示例:《平鬼传》第一回:“倘有恶贯满盈,罪不容死的,生擒前来,再以阴间刑法治之。”
- 7 和容悦色
- 同“和颜悦色”。出处:《红楼梦》第六八回:“那凤姐却是和容悦色,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语法:和容悦色作定语、状语;形容和善可亲。示例:[张姑娘]先和容悦色,低声下气的叫了声姐姐。《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 8 先为之容
- 容:雕饰,形容。事先为人介绍宣传出处:汉·邹阳《于狱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语法:先为之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没世无闻
- 谓终身不为人知。出处: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唯耻。”语法:没世无闻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没有名气。示例: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
- 10 老罴当道
-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出处:《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语法:老罴当道作宾语;指猛将镇守要塞。示例: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清 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
- 11 遁形远世
- 犹言避世隐居。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语法:遁形远世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隐居。
- 12 经风雨,见世面
- 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出处:毛泽东《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语法:经风雨,见世面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生。示例:王朔《我是你爸爸》:“所谓经风雨,见世面,优胜劣汰,严酷的环境会逼得他们只能、必须更强壮。”
- 13 与世俯仰
- 随波逐流,附和世俗。出处:《宋史 文苑传六 米芾》:“[米芾]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语法:与世俯仰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这种爱憎分明,丝毫不苟的敏感性,难道不比那种是非不清,与世俯仰的恶习好很多吗?愚明《青年与枣树》
- 14 当家立事
- 主持家业。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一回:“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