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当一简介
十不当一的意思
解释:
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出处: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土山平陵,漫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也,步兵十不当一。”
语法:
十不当一作谓语、定语;用于状态等。
示例:
后诮杨再思、李峤、姚元崇等曰:‘休璟练知边事,卿辈十不当一。《新唐书·唐休璟传》
十不当一的近反义词
- 反义词
- 一以当十
十不当一相关词语
- 1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 2 抱成一团
-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刘向明和另外两人,抱成一团,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语法:抱成一团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他们相互抱成一团,结党营私。
- 3 一片志诚
- 志诚:心意诚恳。一片诚意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二折:“将一片志诚心写入了冰绡峥,这一篇相思令,寄与多情,道是人憔悴不似丹青。”语法:一片志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不分皂白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出处:《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语法:不分皂白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不弄清缘由,处事不当。示例:我们被他哄了,不拿得他,却被这里人不分皂白,混打这番,把同伴人惊散。(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 5 徒法不行
- 徒:只。光有好的法令,并不能自行于世。意思是法令必须要有人推行。出处:《孟子·离娄上》:“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 6 瑜百瑕一
- 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观玩全书,瑜百瑕一,津逮来学,诚为有裨。”语法:瑜百瑕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不相为谋
-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语法:不相为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在一起干大事。示例:多是有些闻望,含有民党性质,与政府不不相为谋。(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三回)
- 8 不可奈何
- 奈何:对付,处置。指没有办法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语法:不可奈何作谓语、定语;指无能为力。示例:没有比步枪更厉害的武器,这种碉堡式的住房当真有点不可奈何。茅盾《东江乡村》
- 9 十之八九
-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八九。”语法:十之八九作定语;指有极大的可能性。示例:十之八九,这些案件爆发太突然而防不胜防。
- 10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出处: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语法:无微不至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曲波《林海雪原》一)
- 11 山不转路转
- 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4章:“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语法:山不转路转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世界渺小。示例:山不转路转,没想到他们冤家路窄狭路相逢了
- 12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语法:诈奸不及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取容当世
- 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出处:《汉书·张释之传》:“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 14 名不见经传
- 指一个人或一个地方不出名、没有名气或者太隐秘、太偏僻,还有很神秘的意思。示例: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很多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