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须嫁简介
女大须嫁的意思
解释:
同“女长须嫁”。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
语法:
女大须嫁作定语、分句;指女子成年时。
示例:
古来说的:‘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老太太想,倒是赶着把他们的事办办也罢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
英语翻译
- 英语:
A girl should get married on coming of age.
女大须嫁相关词语
- 1 恢廓大度
- 恢廓: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语法:恢廓大度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心胸开阔,气量宏大。示例:秦王恢廓大度,屈己下贤,于人无所不容。(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五回)
- 2 大煞风景
- 煞:同“杀”;损伤;消减。大大损伤风景自然美。形容大大地损伤兴致。出处:唐 李商隐《杂纂》:“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语法:大煞风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与好事相对照。示例:漂亮的公园里,鸟语花香,路边却堆着一堆垃圾,真是大煞风景。
- 3 大白于天下
- 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语法:大白于天下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实真相等。示例:季羡林《悼念沈从文先生》:“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
- 4 小惩大戒
- 惩:惩处。指稍加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11卷:“不过借此小惩大戒,也叫你东家晓得点轻重,你们要告尽管去上告。”语法:小惩大戒作谓语、宾语;指防微杜渐。
- 5 才疏志大
-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语法:才疏志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示例: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宋 陆游《大风登城》诗)
- 6 大大方方
-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语法:大大方方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5章:“他渐渐抛弃了这种虚荣或者说自卑,大大方方站在队列中取他的饭。”
- 7 小受大走
-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语法:小受大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小受大走,直将代孟母投梭。”
- 8 嫁祸于人
-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出处:《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语法:嫁祸于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0六)
- 9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语法:大名鼎鼎主谓式;作定语;用于人和事物。示例: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 10 五男二女
-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出处:《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 11 大明法度
- 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出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语法:大明法度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大得人心
-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语法:大得人心作谓语、定语;指受拥护。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4章:“他的行为大得人心,双水村有许多人为他歌功颂德。”
- 13 高姓大名
-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语法:高姓大名作宾语、定语;用于客气用语。示例:多蒙恩公的美意,改日相谢。不知恩公高姓大名,贵府何处?《粉妆楼》第二十一回
- 14 志大量小
- 志:志向;量:度量,胸襟。抱负很大,而胸襟狭隘出处:宋·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语法:志大量小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