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志大简介
才疏志大的意思
解释: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语法:
才疏志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
示例: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宋 陆游《大风登城》诗)
才疏志大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才高意广
成语造句
- 1.有些年轻人才疏志大,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
- 2.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 3.余下那部分,则是才疏志大,见识鄙陋的二世祖。
- 4.可惜比较露脸的诸侯联盟与官渡之战失败,才导致被人误认才疏志大。
- 5.他这人向来才疏志大,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 6.才疏志大之人终究会摔跟斗的。
英语翻译
- 英语:
have little ability but high aspirations <incompetent but ambitious>
才疏志大相关词语
- 1 蹈厉之志
-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语法:蹈厉之志作宾语;指人的志向。示例:他从小就有蹈厉之志
- 2 大大方方
-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语法:大大方方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5章:“他渐渐抛弃了这种虚荣或者说自卑,大大方方站在队列中取他的饭。”
- 3 小受大走
-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语法:小受大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小受大走,直将代孟母投梭。”
- 4 志在沛公
- 出自《大马扁》,形容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出处:《大马扁》,形容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5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语法:大名鼎鼎主谓式;作定语;用于人和事物。示例: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 6 大明法度
- 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出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语法:大明法度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大得人心
-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语法:大得人心作谓语、定语;指受拥护。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4章:“他的行为大得人心,双水村有许多人为他歌功颂德。”
- 8 胆大心雄
-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出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语法:胆大心雄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做事无所畏惧。示例: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九章:“混得久了,也就见多识广,胆大心雄。”
- 9 才兼文武
-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语法:才兼文武作谓语、定语;指文武全才。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八回:“故博王友文,才兼文武,识达古今。”
- 10 遗哂大方
- 见“遗笑大方”。出处:《鼓掌绝尘》第二回:“杜先生笑道:‘恐拙句遗哂大方。’”语法:遗哂大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语法:聪明才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智力发达。示例: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后天逐渐培养出来的。
- 12 大逆无道
-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语法:大逆无道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示例:昔以革命为大逆无道,去之若浼者,至是也稍知动念矣。孙中山《自传》
- 13 卒章显志
-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
- 14 小惩大戒
- 惩:惩处。指稍加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11卷:“不过借此小惩大戒,也叫你东家晓得点轻重,你们要告尽管去上告。”语法:小惩大戒作谓语、宾语;指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