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赴体简介
魂不赴体的意思
解释:
同“魂不附体”。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赴体。”
语法:
魂不赴体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英语翻译
- 英语:
out of one's senses
魂不赴体相关词语
- 1 独木不成林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语法:独木不成林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示例: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做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 2 不舞之鹤
- 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语法:不舞之鹤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来讥讽人无能。示例:方宰淄时,松裁弱冠,过蒙器许,而驽钝不才,竟以不舞之鹤为羊公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折狱》)
- 3 锱铢不爽
- 犹言分毫不差。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八:“条分缕析,一一相配,而锱铢不爽也。”语法:锱铢不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语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示例: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奢淫谄慢,鲜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 5 启而不发
- 未能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 6 眉头不展
- 紧皱着眉头,愁闷不乐
- 7 无幽不烛
- 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出处:《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语法:无幽不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圣君垂拱南面,穆清而居,大明广运,无幽不烛。”
- 8 摸不着边
- 不着边际,接触不到实际问题出处:林予《雁飞塞北》第16章:“这也不是十多年前于团长讲给俺老头子听的、摸不着边的事情,这就是出现在老头子眼前的真情实景啊!”语法:摸不着边作状语、定语;指不着边际。示例:咱别谈摸不着边的事了
- 9 魂飞魄越
- 同“魂飞魄散”。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谁知不翻犹可,只这一翻,吓得我:魂飞魄越心无主,胆裂肝摧痛欲号。”语法:魂飞魄越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10 按捺不下
-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语法:按捺不下作谓语;指不能控制情绪。示例:钱钟书《围城》:“虽然这么说,按捺不下的好奇心和希冀像火炉上烧滚的水,勃勃在掀动壶盖。”
- 11 涅而不淄
- 见“涅而不缁”。出处:明·张居正《七贤咏》序:“蝉蜕于粪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语法:涅而不淄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 12 掩其不备
- 掩:掩袭。备:防备。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亦作“掩其无备”。出处:《南齐书·刘怀珍传》:“今众少粮单,我悬彼固,正宜简精锐,掩其不备耳。”语法:掩其不备作谓语、定语;指突然袭击。示例:故意到三更时分,掩其不备,一齐闯进弥陀寺,不论僧俗,见一个,拿一个。《官场维新记》第十回
- 13 不衫不履
- 衫:上衣;履:鞋子。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毫无拘束之态。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字画的风格。出处: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语法:不衫不履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示例:这个人是个不衫不履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 14 体国经野
-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出处:《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语法:体国经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泛指创建与治理国家。示例:清·邹容《革命军》第三章:“往往于兵连祸结之时,举国糜烂之日,建立弘猷,体国经野,以为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