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附体简介
魂不附体的意思
解释: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语法:
魂不附体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示例:
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成语造句
- 1.砰砰一阵敲门声把我们吓得魂不附体。
- 2.小明最胆小了,常被树的影子吓得魂不附体。
- 3.看见他那魂不附体的样子,家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4.土匪一看头领死了,个个吓得魂不附体,只顾逃命去了。
- 5.凌晨那突如其来的一声尖叫把我给吓得魂不附体。
- 6.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 日语:
びっくり仰天(ぎょうてん)する,肝(きも)をっぶす
- 俄语:
душа не на мéсте
- 其他:
<德>vor Schreck auβer sich sein <vor Schreck die Fassung verloren haben><法>mort de frayeur <terrifié>
魂不附体相关词语
- 1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语法:悲不自胜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示例:是年冬初,丽人无故,忽潸然泪下,悲不自胜,怪而问之,初则隐忍弗言,继则举声大恸。(明 李昌祺《剪灯余话 秋夕访琵琶亭记》)
- 2 荒诞不经
-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出处: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语法:荒诞不经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些内容几乎都是荒诞不经的。(秦牧《幻想的彩翼》)
- 3 不知恬耻
-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 4 事不宜迟
-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语法:事不宜迟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1)时机很要紧,事不宜迟,我们要立刻动手办。(2)为了赶在敌人前面,部队必须立即出发,事不宜迟!
- 5 绵绵不息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息:停止。指连续不断出处:巴金《无题集·做一个战士》:“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语法:绵绵不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连续不断。
- 6 良玉不瑑
- 美玉不用雕琢,保持其天然的美。比喻本质好不凭借修饰外表。出处:《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
- 7 器宇不凡
- 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语法:器宇不凡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气势。示例:众人见他器宇不凡,都不敢轻视,见礼让坐。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
- 8 不爽毫发
- 没有一点差错。出处:《明史 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语法:不爽毫发作谓语、宾语;形容一点不差。示例:千子论文不爽毫发,生平极喜正希,而于大士,犹若有憾焉。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
- 9 熏莸不同器
- 熏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语法:熏莸不同器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示例:明 何景明《咏怀》:“熏莸不同器,清淆本殊源。”
- 10 亲不隔疏
- 亲:亲近的人;疏:疏远的人。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的人隔开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谮先’也不知道?”语法:亲不隔疏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 11 不声不吭
- 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他不声不吭,唿地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对部走去。”语法:不声不吭作谓语、定语;指默不做声。示例:等到人们七嘴八舌把话都说光倒净以后,他不声不吭,唿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队部走去。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二
- 12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出处:北周 庚信《燕射歌辞 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语法: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13 足不踰户
- 脚不跨出家门。同“足不出户”。
- 14 魂飞胆落
- 同“魂飞魄散”。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语法:魂飞胆落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