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酌损益简介
斟酌损益的意思
解释:
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语法:
斟酌损益作谓语、宾语;指认真考虑。
示例:
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兹据另议章程五条,无非就自然之利斟酌损益。”
成语造句
- 1.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 2.我们遇事时要头脑清醒,斟酌损益权衡轻重。
- 3.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司空、太尉、司徒之任也。
- 4.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 5.所领卫兵以充国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一将,布列缘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耕作以时,训练有法,遇敌则战。
- 6.与明朝的报刊法制相比较,表现出“清因明制”、“斟酌损益”和“严刑峻法”的特点。
英语翻译
- 英语:
consider the gains and losses
斟酌损益相关词语
- 1 衡情酌理
- 估量情况,斟酌道理。出处:《宦海》第四回:“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个巴字。”语法:衡情酌理作宾语、状语;指考虑。
- 2 益人神智
- 使人心灵开窍,增加知识。出处:《〈读书敏求记〉序》:“益人神智者,惟书而已。”
- 3 损军折将
- 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出处:元 无名氏《乐毅图齐》第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语法:损军折将作谓语、定语;指打了败仗。示例:且言崇侯虎恃才妄作,提兵征伐,孰知今日损军折将,心甚惭愧;只得将败残军兵收聚,扎下行营,郁郁不乐。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
- 4 益谦亏盈
- 犹谦受益,满招损。出处:《清史稿 柴潮生传》:“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风,益谦亏盈,检身之至理。”语法:益谦亏盈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酌古沿今
-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出处: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语法:酌古沿今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开卷有益
-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出处: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语法:开卷有益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读书总有好处。示例:开卷有益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历来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 7 有损无益
- 损:减少,损失;益:增加,益处。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语法:有损无益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好处。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和此辈相处一两年,即能幸存,也还是有损无益的。”
- 8 蕙损兰摧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出处:明·梁辰鱼《破齐阵·咏时序悼亡》:“把酒对斜晖,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语法:蕙损兰摧作谓语;用于女性。
- 9 买菜求益
- 比喻争多嫌少。出处:《高士传·严光》:“买菜乎?求益也。”语法:买菜求益作谓语、定语;指斤斤计较。示例:我们不要学家庭主妇买菜求益的做法
- 10 损本逐末
- 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出处:《隋书 李谔传》:“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语法:损本逐末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本末倒置。示例:你这是损本逐末的做法
- 11 转益多师
- 广泛学习前人经验,不局限于一家,才能开阔眼界,大有裨益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语法:转益多师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分损谤议
- 同受别人的非难指责,分担责任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 13 酌金馔玉
-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语法:酌金馔玉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4 亏名损实
- 亏:损耗。名和实都受到损失出处: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亏名损实,为国为身,知其不可。”语法:亏名损实作宾语、定语;用于名实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