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刑义杀简介
义刑义杀的意思
解释:
适当的刑罚与死刑
出处:
《尚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
语法:
义刑义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义刑义杀相关词语
- 1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出处:晋剧《打金枝》第二场:“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语法:南征北战,东荡西杀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义断恩絶
- 恩断义绝【释义】夫妻或亲属朋友之间恩爱情义完全断绝,从此不相往来。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语法:常作谓语,也作主语、宾语、状语、补语。
- 3 义重恩深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出处: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语法:义重恩深作谓语、定语;指恩情很深。示例: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清 袁于今《西楼记 卫行》
- 4 杀青甫就
- 指著作刚完成。出处:《后汉书·吴佑传》:“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唐·李善《上文选注注表》:“弋钓书部,愿言注辑,合成六十卷,杀青甫就,轻用上闻。”
- 5 义兵不攻服
- 服:降服归顺者。主持正义的军队不去攻打已经降服归顺的士兵。出处:《吕氏春秋·长攻》:“不然。吾闻之,义兵不攻服,仁者食饥饿。今服而攻之,非义兵也;饥而不食,非仁体也。不仁不义,虽得十越,吾不为也。”
- 6 春秋无义战
-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语法:春秋无义战作宾语;指非正义战争。示例: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7 仁至义尽
- 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旧指诚心报答有助于农事的神灵。对人的爱护、容忍、原谅与帮助;达到尽心尽力的最大限度。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语法:仁至义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冰心《斯人独憔悴》)
- 8 借刀杀人
-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出处: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语法:借刀杀人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示例: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 9 修仁行义
- 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语法:修仁行义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桃园三结义
-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出处:《三国演义》
- 11 轻财重义
- 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出处: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语法:轻财重义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大方。示例:少时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结。《北齐书·高乾璺》
- 12 轻财贵义
- 犹言轻财重义。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恒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语法:轻财贵义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大方。
- 13 忠肝义胆
-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语法:忠肝义胆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忠心耿耿。示例: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更觉得史公的忠肝义胆,活跃在纸上了。”
- 14 刑于之化
- 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出处:《诗 大雅 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语法:刑于之化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如淑女。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