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之愿简介
向平之愿的意思
解释:
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向平的心愿。指子女婚嫁之事。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这般一走,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平之愿了。”
语法:
向平之愿偏正式;作宾语;指子女婚嫁之事。
示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如今儿子已经长大,拟于秋间为之完姻,以了‘向平之愿’。”
向平之愿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向平愿了
成语故事
-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隐士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一生有才学,就是不愿做官,他抚养几个儿女长大成人,并帮他们成家后,自己同家人告别,同友人北海禽庆遍游五岳名山,最后客死他乡,不知所终
英语翻译
- 英语:
a wish to have one's children married of <the marriages of one's sons and daughters>
向平之愿相关词语
- 1 吹灰之力
- 比喻极轻微的力量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语法:吹灰之力偏正式;作宾语;比喻用力极小。示例:若是我两个引进你,乃吹灰之力。(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 2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语法: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复句式;作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示例: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闻一我《屈原问题》)
- 3 有则改之
- 则:就;加:加以。形容:对于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和错误,应当有错即改,拒不袒护自己。出处:宋·朱熹《论语集注·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示例:对待别人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自己进步就会更快了。
- 4 累棋之危
- 堆迭的棋子,高则易倒。比喻形势危险。出处:《战国策·秦策》:“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 5 鸣鹤之应
-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出处:《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语法:鸣鹤之应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乃今穴居名彥,大夫垂访,诸君感鸣鹤之应,邕邕焉,锵锵焉。夫亦行古之道也。明·张居正《〈玉林清赏诗〉序》
- 6 高世之德
- 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出处:《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士之德,遭阳九之会。”
- 7 葵倾向日
- 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谁知俺一片葵倾向日花。”语法:葵倾向日作宾语、定语;用于下级对上级。
- 8 丧家之犬
- 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语法:丧家之犬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敌人溃不成军,惶惶如丧家之犬。
- 9 江山之异
- 江山:山川,山河,疆土;异:不同。比喻疆土易主,山河变色出处:《晋书·王导传》:“周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语法:江山之异作宾语;用于丧国。
- 10 投杼之疑
-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疑:疑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语法:投杼之疑作宾语;指谣言。示例:《周书·唐谨传》:“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
- 11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语法: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作定语、状语、分句;指非常贫困。
- 12 隶首之学
- 指算术,算学。 清 俞樾 《<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經,通小學,故不爲浮詞,尤精隸首之學,能推而行之,清丈之法生焉。”参见“ 隸首 ”。
- 13 无疆之寿
- 疆:界限。 没有界限的寿命。形容长寿。出处:《汉书·高帝纪》:“凡言为寿,谓进爵于尊者而献无疆之寿。”
- 14 缾罍之耻
- 罍有水而瓶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同“缾竭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