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越岭简介
登山越岭的意思
解释: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语法:
登山越岭作谓语、宾语;形容长途跋涉。
示例: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又要多张旗帜,使敌人不敢登山越岭。”
成语造句
- 1.如此登山越岭的走了两日,来到岭峰间的一道岔路,由此而分向左右。
- 2.功力通玄的他,虽无上天遁地之能,但是登山越岭应该是宇内无双吧。
- 3.在盐亭县内,地无三里平,出门看见山,要是不练就一副可以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好腿脚,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盐亭人。
- 4.看着胖子万邦每每挥锤而至,自己便快速闪过,唐伏羲不由想起这几年来水鬼老头为了能让他去找自己,而教了他这一登山越岭的步法。
- 5.道观设在伏虎山的山下,一路下山,马超也无暇观其美景,紫微真人登山越岭,如履平地,走得极快,马超跟在他后面,居然不费力气,也能跟得上了。
- 6.山风鼓荡起医隐的青袍、长须,一派仙风道骨,只见他登山越岭如履平地,气息均匀、意态从容。
英语翻译
- 英语:
up hill and down dale
登山越岭相关词语
- 1 百二山河
-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语法:百二山河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山河险固的地方。示例: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宁调元《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 2 昆山片玉
-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出处:《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语法:昆山片玉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珍贵稀有之物。示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二回:“五行相配,真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 3 锦绣山河
-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语法:锦绣山河作主语、宾语;指美丽的江山。示例:王侯第宅苍茫外,锦绣山河感慨中。(元 戴良《秋兴五首(其二)》)
- 4 欱野歕山
- 欱:吮吸;歕:同“喷”,吹气。吮吸原野,吹动山岳。比喻气势盛大出处:汉·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山。”语法:欱野歕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肉山酒海
- 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语法:肉山酒海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
- 6 高山大川
- 高峻的山岭,广阔的原野。
- 7 山殽野湋
- 见“山肴野蔌”。
- 8 寻山问水
- 寻:探求。游山玩水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语法:寻山问水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每日寻山问水,种竹浇花,酒送黄昏,棋消白昼。”
- 9 弥山亘野
- 满山遍野。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王蕊杜鹃》:“二花在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似。”语法:弥山亘野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或动植物。示例: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明兵弥山亘野,且战且走,六镇兵皆溃入杏山。”
- 10 重山复水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出处: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语法:重山复水作主语、宾语;用于风景等。示例: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陈毅《东征初抵高淳》诗
- 11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乐:爱好。智者爱好水,仁者爱好山。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语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山行海宿
- 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出处: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海宿,不择处所。”语法:山行海宿作宾语、定语;用于旅行等。示例:宋·陆游《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其意以为山行海宿,要不可保,若倾囊而付一人,或一有得失,悔其可及哉!”
- 13 平步登云
- 平步:平地迈步。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得了个官……这便是平步登云,落了好处了。”语法:平步登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祝辞。示例:孙犁《契诃夫》:“他们想找些简便的办法,平步登云,和那些人站在一道去。”
- 14 山间林下
- 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志愿禅师》:“山间林下颇称道人家风。”语法:山间林下作宾语、定语;用于隐士生活。示例: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况兼各山间林下,贤人君子,多有隐迹埋名,将贤门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