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贯三军简介
勇贯三军的意思
解释:
贯:通“冠”,第一;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吾想黑身有异术,勇贯三军,吾非敌手。”
语法:
勇贯三军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的英勇。
成语造句
- 1.摄于盖憎天勇贯三军的威名,所有的士兵都不约而同害怕的向后退去,和盖憎天的距离不是拉近了,而是更远了。
- 2.走马杀到军前,神武耀威,勇贯三军,枪法如骤雨。
- 3.陛下,老臣以为,陈将军不但勇贯三军,而且更是懂的兵法韬略,此等美玉,当授与高职,常伴于陛下左右,护卫陛下。
- 4.陈克复这位被杨广称之为勇贯三军的猛人,今天没有参与攻城,他正忙着熟悉自己的三千家底呢。
- 5.此外,这位王子不仅仅是一个勇贯三军的猛将,还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战略高手。
- 6.吾儿英王身经百战、勇贯三军,定能平郑夏强敌来犯、扬我李唐之军威。
勇贯三军相关词语
- 1 敢勇当先
- 犹奋勇当先。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若不是老相国雄才大略,和鏄诸敢勇当先,岂有今日。”语法:敢勇当先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他每都能骑战马,出来的敢勇当先。明 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 2 白璧三献
-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出处:见《韩非子 和氏》。语法:白璧三献作宾语、定语;指怀才不遇。示例:明珠暗投反按剑,白璧三献还遭刖。明 何景明《田子行》
- 3 屡次三番
- 屡次:多次;三番:许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复多次。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出处: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语法:屡次三番联合式;作状语;形容反复多次。示例:他屡次三番的来找我,不知为什么。
- 4 偏三向四
- 谓偏向、袒护某方。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三向四啦?”语法:偏三向四作谓语、宾语;用于偏袒。示例:我们不能偏三向四,要公平对待
- 5 三千珠履
-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出处:西汉·司马迁《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语法:三千珠履作宾语、定语;指人很富有。示例:唐·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 6 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 一再:第一、二次;宥:宽容。第一、第二次可以宽容,再三违犯就不能赦免了。出处《管子·立政》:“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 7 条修叶贯
- 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修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语法:条修叶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家趁万贯
- 形容某人家里非常富有,很有钱
- 9 军临城下
-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出处:《战国策 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语法:军临城下作谓语、定语;比喻情势十分危急。示例:元帅军临城下,将至壕边,觑南唐一鼓而下也。(明 无名氏《曹影下江南》第三折)
- 10 三尺门里
- 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出处: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恼》:“我管不着三尺门外,还管得着三尺门里 。”
- 11 奋勇当先
- 精神奋发;勇敢地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列。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语法:奋勇当先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抗洪救灾,解放军战士个个奋勇当先。
- 12 疑三惑四
-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指人多疑语法:疑三惑四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多疑。示例:她就是疑三惑四的性格
- 13 三荆同株
- 比喻同胞兄弟。也指兄弟分而复合出处:《豫章行》
- 14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