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叹息简介
扼腕叹息的意思
解释:
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语法:
扼腕叹息连动式;作谓语、定语。
示例:
他这么快就离开了,真令人扼腕叹息。
扼腕叹息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扼腕长叹
成语造句
- 1.他革命壮志未酬,竟先我们而去,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
- 2.同学们为这次比赛的失利而扼腕叹息。
- 3.他牺牲得那么壮烈,让大家扼腕叹息。
- 4.不要再对着昨天扼腕叹息,虽然它曾是前天的明天;不要再对着明天想入非非,因为它将是后天的昨天。
- 5.与姜家交往至深的家族门派在对姜家的惨剧在扼腕叹息之余,对于那个神秘人更加的感到神秘可怕、惶惶不安。
- 6.尤其是讲到日本投降一节,大家更是老泪纵横,扼腕叹息,捶胸顿足,悲恸欲绝。
英语翻译
- 英语:
sigh while wringing one's hands
扼腕叹息相关词语
- 1 奔流不息
- 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示例:我对你的爱还是如滔滔江水般奔流不息。
- 2 短吁长叹
-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5出:“我今日得救还,草舍间、免了些短吁长叹。”语法:短吁长叹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人不如意时。
- 3 掩旗息鼓
-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出处:《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语法:掩旗息鼓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示例: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去。《红楼梦》第六二回
- 4 敛容息气
-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息:停止。正容屏气,形容神情严肃庄重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3回:“面上尚微有笑容,及至到公堂,他才敛容息气。”语法:敛容息气作谓语、宾语;形容态度严肃。
- 5 仰承鼻息
- 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语法:仰承鼻息作谓语、定语;指傍人门户。
- 6 瞠目扼腕
- 形容愤怒激动
- 7 修生养息
- 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 8 偃武息戈
-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语法:偃武息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股战胁息
- 战:发抖;胁: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两腿发抖,屏住呼吸。形容恐惧异常。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股战胁息,安敢妄攀。”
- 10 奄奄一息
-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语法:奄奄一息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了。
- 11 金鸡消息
-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出处:《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语法:金鸡消息作主语、宾语;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示例: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 12 一息尚存
- 还有一口气。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语法:一息尚存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我下定决心,象陈毅同志病中表现的那样,一息尚存,努力不懈!(张茜《陈毅诗词选集 序言》)
- 13 鸿消鲤息
- 谓断绝音信。亦指死。
- 14 望岫息心
- 见“望峰息心”。出处:《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语法:望岫息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猜嫌忽至,谤议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望岫息心。明·袁宏道《与管东溟书》
大家在问
腕 字的笔顺写法
腕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腕 ”字共有12画,笔顺写法是:撇 横折钩 横 横 点 点 横撇/横钩 撇 横撇/横钩 点 横折钩 竖弯钩
2、腕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