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拼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近反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
- fáng防
- mín民
- zhī之
- kǒu口
- shèn甚
- yú于
- fáng防
- chuān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简介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
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出处: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语法: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统治者。
示例: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5回:“因想起古书‘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两句,不觉为之太息。”
成语故事
- 西周时期,周厉王特别残暴,劭公劝告周厉王不要太过分,周厉王于是派人到路上去监视百姓的言行,使得人们只能道路以目。劭公叹息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做法太过分,是行不通的。没过多久,愤怒的人们起来将周厉王赶下台
英语翻译
- 英语:
It will cause more harm to stop the free flow of people's thoughts than to stop that of the rivers.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相关词语
- 1 连城之璧
- 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璧:玉。非常珍贵的、非常值钱的美玉。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语法:连城之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某东西的价值。示例:大王不以为宝,臣以为连城之璧不过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
- 2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移祸:嫁祸。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语法: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二姓之好
-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出处:《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语法:二姓之好作宾语;指联姻。示例:唐·白行简《李娃传》:“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备六礼以迎之。”
- 4 招之不来
- 招:招呼。 听到招呼不过来。形容人个性强,不轻易听命于他人。出处:《史记·汲郑列传》:“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 5 謏闻之陋
- 謏闻:小有名声。仅有小小的名气,学识很浅陋出处:《明史·王鏊传》:“数年之后,士类濯磨,必以通经学古为高,脱去謏闻之陋。”语法:謏闻之陋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6 天府之土
- 天府:天然的仓库。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语法:天府之土作宾语;专指四川。
- 7 甚于防川
-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
- 8 终天之慕
- 终天:终身。终生思慕之情出处: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终天之慕,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思隆于永劫。”语法:终天之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9 无稽之言
-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出处:《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语法:无稽之言作主语、宾语;指流言等。示例: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八回:“若听旁人无稽之言随便传说,其罪减造谣者一等。”
- 10 鼪鼯之径
- 同“鼪鼬之迳”。出处: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时姬又恶嚣,非受縻于炎炙,则必逃之鼪鼯之径。”语法:鼪鼯之径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11 首丘之望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出处:宋·苏轼《惠州谢表》:“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语法:首丘之望作宾语;比喻不忘本。
- 12 失之偏颇
- 意同有失于偏颇,意思是在公正与不公正方面有失误,即不公正。
- 13 顺天恤民
- 顺:依顺,顺从;恤:体恤。顺应天意,体恤民众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嘉。”语法:顺天恤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不赀之禄
- 赀:计算,估量;禄:古代官吏的薪俸。不可计量的薪俸。比喻待遇极高。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曲文》:“故乃建邱山之功,享不赀之禄。”